-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浪漫主义的“根源”.pdf
2012年12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Dec.,2012
第4期 JournalofSchoolofChinese andCulture Normal No.4
Language Nanjing University
浪漫主义的“根源”
段从学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从超越浪漫主义理论遗产,克服现代性危机的角度来看,浪漫主义其实是现代性
问题的基本形式,是在卢梭开启的第二次现代性浪潮中生成的。其“根源”,不应以现代性的
方式,在年代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和寻找,而应该理解为其本质和样式。浪漫主义的“根源”就
是现代人对世界的轻蔑和仇恨这种奠基性情绪。
关键词:浪漫主义现代性 施特劳斯杜衡
中图分类号:I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12)04—020—05
不同于基于文体风格和文学思潮的流行理解,浪漫主义是典型的现代性产物,它的问题和斟境,无
法在作为浪漫主义遗产的审美现代性话语空间之内来得到克服‘¨。我们不仅要超越流俗的文学史和
文艺学概念,还必须超越早已成为常识和认识之奠基性前提的现代性框架,才有可能找到浪漫主义的
“根源”。
通常认为,现代意义上的浪漫主义,是从卢梭对启蒙运动全面而猛烈的批判开始的。以赛亚·伯林
虽然把这种批判,推进到了长期默默无闻的约翰·乔治·哈曼身上,把后者尊奉为“浪漫主义的真正父
执”【2J(刚一¨’,但并未改变浪漫主义的基本定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和攻击。而众所周知,“思想正犹如
对于人一·样,真实的情况乃是除非他们都站在同一块大地上,否则他们就不可能进行战斗。在不同的理
解层次之上的思想彼此交锋,是不会发生冲突或互相伤害的,因为它们永远不会发生接触,永远不会冲
撞。”[3](e104)浪漫主义对理性、技术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批判,实际上是现代性内部“亲密的争吵”。
所以,问题不在于以现代性的方式,循着编年史的方向寻找浪漫主义的起源,——f林自己,后来就
把对启蒙运动的攻击,推进到了意大利的维科身上——而在于找到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交锋的战场,从
而发现共同的思想根基。列奥·施特劳斯关于现代性三次浪潮的描述,Ⅱi是在这个意义上,抓住了启蒙
运动和浪漫主义的共同根源。
在施特劳斯看来,卢梭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和攻击,不是克服,而是沿着第一次现代性的方向,开启了
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更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危机。施氏关f卢梭的论说,是在古典理性与现代理性两大
参照系之间展开的。而不是通常的理性与情感、科学与诗之类的现代性内部的二元对立话语。以古典
理性为参照,施特劳斯认为,西方历史中的第一次现代性浪潮,是从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对古典政治哲
学的彻底拒绝开始的。
按照古典政治哲学的理解,自然的本性是善的,且在等级上高于人制造的和因人而存在的事物,
“善的生活就是按照自然的本性去生活”。但在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现代性思想中,自然变成了混乱
和邪恶的无秩序状态,只有人类自己制造和建构的“理性世界”,才是合理的善的世界。理性取代自然,
收稿II期:2012—09—18
作者简介:段从学,男,1969年生,云南大姚人,华南师范大学艾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博jJ后科学基金第47批资助。
20
万方数据
理性世界压倒了自然状态。近代自然科学的巨大变革,就是最能体现第一次现代性浪潮的表征之一。
施特劳斯描述说:
新自然科学与各种形式的旧自然科学都不一样,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对自然的崭新理解,更
在于它对科学的崭新理解:知识不再被理解为关乎人或者宇宙秩序;求知在根本上是接受性
的;而知性中的自发性原则是:人将自然召唤至自己的理性法庭面前;他“拷问自然”(培根
所相信的;人不仅能够把糟糕的人类质料改造为良好的,或者掌握机运——一切真理与意义皆
出于人;它们并不伏于一个独立于人的能动性的宇宙秩序之中。与此相应,诗艺也不再被理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