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效果研究.pdfVIP

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效果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效果研究.pdf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04.34(2):95—98 J0un诅lofsheny8ngA耐cultumlUnive瑁畸,2003—04,34(2):95—98 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抑菌效果研究 刘志恒1,刘薇薇1,王成明2,李艳丽1,魏松红1,唐鹏3,刘 秋1 摘要:对茄子叶霉病菌I,讪血扣lm(c∞ke)c讧】进行了形态特点、生物学特性与药剂抑菌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本菌与番茄 叶霉病菌(F.丘h也)的形态比较相似,但在孢子大小及细胞数目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病菌菌丝生长发育温度lo~40℃,在20— 35℃生长良好,最适温度30℃,属喜高温的病菌,与番茄叶霉病菌相比,适宜生长温度明显偏高;经人工培养测定.病菌菌丝 在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药剂抑菌效果测定表明,百菌清抑菌力最强。 关键词:茄子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药荆抑菌测定 中圈分类号:s436.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00(2003)02一0095一04 0f CoI吐rol鄹f附wImG鼬i幽 B10Ioglc对olar箭怔嘲bm缸触_Ild uu zIli—IIe叫,盯d. (Jsf㈣pmg如融umr踟h帅盼.岛啊,u昭J,珊酣.chil|d} Absh们:1he c}mracte五或ics e伍ect biological for凡l厶】缸乒k阻d日err面cide缸沁conⅡm ld啪:ne畔we托e“d眦tdi如把眦髓蚰tlle酝砧阻d∞Unurnber0fcollidia.h 0f the lll。pr∞髂Bcl】16Ⅶb明.30℃啪Boptimum tempemtu他lbr“w℃el斌舯wthTIlc乎wdl 0f曲。目瞰w拍thea曲mum∞‰cIlltIlre sh啾d酬豳出dc叩嘲agai哪。ny础al缈讪ofn妣蛳. deIermination. Keywords:,龇/hh;bidogicdc}lar∽ted8d幅;genllicjde 锦州黑山县调查,该县大虎山镇和段家乡等地。3—6月保护地“西安绿茄”品种严重发病,导致叶片大量 宁市也相继发现了该病为害。 目前,国内对茄子叶霉病的研究仅限于对该病的症状描述和大致发生区域情况等调查性方面,而对其病 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和防治等方面的深人工作尚少见报道。鉴于本病的严重性,本试验对病原菌的形 态特点、生物学特性、药剂抑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便为病害的发生、流行和防治提供必要的理 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病菌标样来源 病害标本采自鞍山市台安县的西安绿茄品种叶霉病病叶,采用常规分离方法,应用PDA培养基,分离 培养纯化后获得菌种。 1.2病菌形态特点观测 1.2.I病茵形态取茄子叶霉病病叶,刮取叶片背面病斑上的霉层,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孢子特点, 并用显微测绘仪描绘各自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的形态。茄子叶霉病菌与番茄叶霉病菌两者均为褐孢属 (凡如缸)真菌,属半知菌亚门,从梗孢目,是从枝孢属(a甜唧州m)中划分出来的新属。为了便于比较,同 时观察了番茄叶霉病菌的形态。 1.2.2病茼孢子观测显微镜下观察茄子叶霉病菌与番茄叶霉病菌,分别随机测量数量300个以上的孢 子,计测出单孢、双孢、三孢及以上备类孢子所占比例;同时采用接目测微尺计测法测量各类孢子的大小。 收稿日期:2岫3一03一10 作者简介:刘志恒(1璺弘一).募.沈阳农业大学檀物保护学院教攫.从事擅袖痛理学教学、水稻和蔬菜府理举教学与研究工作。 ●研究报告RESEARCHREPOFlT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

gacz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