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沂孙咏物词之沉郁说探析
内容摘要:王沂孙咏物词为历代词评家所关注,陈廷焯在其《白雨斋词话》中更是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文试运用陈廷焯“沉郁”说,探析王沂孙咏物词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表现。
关键词:王沂孙 咏物词 沉郁说
王沂孙虽传世作品不多,但一向被推为大家。陈廷焯对碧山词最是推崇,《白雨斋词话》中就有20多处论及碧山词,如:“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1]又说:“词法莫密于清真, 词理莫深于少游,词笔莫超于白石,词品莫高于碧山,皆圣于词者。而少游时有俚语,清真、白石间亦不免,至碧山乃一归雅正。”[2]又如“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诗中之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3]更是对王沂孙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境界推崇至极。
在王沂孙64首词作中,咏物词就有30多首,这些词作以凄冷凝重的情感、思笔双绝的技巧以及幽约悱恻的风格,代表了碧山词的最高成就。《白雨斋词话》对碧山词的议论也多是就其咏物词而发。像“幽情苦绪,味之弥永”就是论《疏影·梅》。
陈廷焯给予王沂孙咏物词如此高的评价,这与他的词学主张是密切相关的。陈氏早年重“清空”讲“骚雅”,故以白石作为构建词史的核心人物。到了后期,他的词学主张发生了转变,在《白雨斋词话》中,他明确提出了“沉郁”一说。“沉则不浮,郁则不薄”,“若词则舍沉郁之外,更无以为词。”正是这一转变,使陈廷焯选择了王沂孙作为词论的中心人物。因此,本文试用陈廷焯的“沉郁”说分析王沂孙咏物词。
所谓“沉郁”,陈氏言:“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孤臣孽子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4]
“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可视为“沉郁”的总纲,“意在笔先”近于刘勰所说“因情而造文”,即下笔之前心中已有所感发。而不能反之,因文而造情。“神余言外”是强调诗歌的神韵,于语言的表达之外要有含蕴无尽之意。“沉郁”可分为两个层次,“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孤臣孽子之感。”这也就是要求词必须要有打动人心的真情,而这情还应当是“怨夫思妇”、“孤臣孽子”的情,是人生遭遇困苦孤寂,流于穷愁落魄之际的哀怨之情,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就词的表现而言,即“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也就是词的表现要温和,要曲折有致,“哀怨”之情必须本诸忠厚,切忌直白和叫嚣。正如陈廷焯评辛弃疾:“稼轩词着力太重处,如《破阵子》、《水龙吟》,不免剑拔弩张。余所爱者如‘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又‘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之类,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5]“哀怨”与“忠厚”构成了沉郁的核心。归结起来,陈氏所谓沉郁要点有二:一是哀怨之深情。二是幽曲之表现。那么王沂孙的词是如何体现“沉郁”说这两方面的内涵的呢?
一
王沂孙生当宋元之际,亲眼见证了宋朝的覆灭,身为南宋遗老,沉郁哀婉的故国之思是其词作的重要内容。《介存斋论词杂著》云:“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6]试看王沂孙的代表作《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磁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此首《龙涎香》是《花外集》的开卷之作,所谓“龙涎香”者,盖为海洋中抹香鲸之肠内分泌物,并非龙吐涎之所化。不过词人王沂孙依据的是有关龙涎的传说,据昊震方《岭南杂记》卷下之所载,谓“龙涎于香品中最贵重, 出大食国西海之中。上有云气罩护,下有龙蟠于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飘浮水面,为太阳所烁,凝结而坚,轻若浮石。用来调和众香,焚之,能聚香烟,缕缕不散。”词人咏龙涎香,上实下虚,脉络分明,皆意有所寄托。1278年,总摄江南佛教的元僧杨琏真珈,为盗取南宋帝陵中的财宝,竟然发掘绍兴宋帝六陵。据说宋理宗是含着夜珠入殓的,故杨琏真珈倒悬其尸于树端,沥取水银,三日夜,竟失其首。此时,陆秀夫拥幼帝于海上崖山,次年,陆秀夫负幼帝蹈海而死,南宋政权彻底灭亡,王沂孙此作应与此事相关。
“骊宫夜采铅水”诸句,使人联想到李贺之《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忆君清泪如沿水”的诗句,既可喻示龙涎被采离故土时亦当有泪如“铅水”的悲哀, 更可暗寓家国败亡的痛苦。
再看“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蹲前旧风味”两句,一笔翻转,更将前面所写的春夜剪灯等种种美好之情事,蓦然扫空,使人顿生无限悲欢今昔之感。又曰“总忘却”,“总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设大学生生涯辅导体系 提高人才全面素质.doc
- 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索.doc
- 江南民歌的风格与演唱.doc
- 交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doc
- 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摭谈.doc
- 教师发展的新路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评估范式.doc
- 教师教育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doc
- 教学板块:学生智慧生长的根脉.doc
- 教育,让孩子在“故事”中成长.doc
- 教育技术学导论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oc
- Unit4MyFavoriteSubjectSectionA(1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ListeningandSpea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ReadingandThin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1).pptx
- Unit4MyFavouriteSubjectSection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MyFavouriteSubjectSectionB(1a-1d)(教学课件)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Lesson1课件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pptx
- Unit4Lesson3课件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NaturalDisasters词汇笔记清单-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docx
- Unit4Lesson2课件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ptx
- 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AGrammarFocus-4c课件人教版(2012)九年级英语全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