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需要空间%3a采矿区生态重构与城市复兴.pdfVIP

生态需要空间%3a采矿区生态重构与城市复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需要空间:采矿区生态重构与城市复兴奉 吕红亮许顺才林纪 摘要:采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异常紧迫,也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它需要考虑到退化 生态系统的结构,多样性及其动态的整体性。我们抓住抚顺采矿区的问题核心与城市特色,在 河流保护、生态通道建设、堆场与矿坑处置以及地质不稳定区的处理与利用等方面,通过整理 采矿区工业遗存的文化价值、周边山体以及可建设廊道的生态环境价值,面对矿区功能结构现 实,充分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现实,而又很好的借鉴了国外经验和成果。通过对荷兰鹿 特丹港马斯莱可迪二期填海项目形成的“发展过程中‘质量需要空间一思想进行深入理解, 借鉴和演化,对德国鲁尔区埃姆舍景观公园和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的经验进行总结,得到“生 态需要空间”的核心思想,将两种思想与抚顺采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城市复兴相结合, 有机衔 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化;遵循生态安全、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留与景观构建 相结合,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以抚顺市棚户区改造、工人就业安置、 保障性住房为出发点,融社会问题的解决于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的过程,设计了一条可持续性 生态重构的有效途径,并得到“以工代赈”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抚川页,采矿区,退化生态系统,生态重构,可持续性 1.项目背景 7 7 7 42”~125。28 10”一42。38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偏北,地处东经123。39 58”,北纬41。41 7 32”之间,东西长151公里,南北宽138公里。它东l临吉林的柳河、东丰、海龙和通化,南与本溪市的 溪湖区、本溪县、恒仁县接壤,西与沈阳的苏家屯区、新城子、东陵区相接,北与铁岭市的铁岭、开原、 西丰县比邻。抚顺属于长白余脉,呈东南高,西北低之势,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 林茂密,各类资源十分丰富。市区位于浑河冲击平原,三面环山,混合横贯市区,由东向西流向市区[o,0】。 城市因矿而生,依矿而建,一百多年的开采,如今各种问题错综复杂,采矿区满目疮痍,棚户区百姓 生存条件恶劣,下岗职工生活没有保障,矿区生态恶化,地质灾害频发。抚顺是一个孤例,几乎聚集了其 他所有采矿城市的一切问题,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我们期望抚顺的未来是矿竭城荣,而非矿竭城衰,期望抚顺由一个污染严重、灾害频发的危险城市, 变成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宜居城市(抚顺具有这样的条件,平均年降雨量804.2mm,空气温润,山水相间, 平原与山林错落,植被繁茂)。 2.抚顺采矿区目前的生态现状与特征 2.1.生态现状 采矿地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特殊景观类型,是人类为获得矿产资源对土地进行剧烈改造的区域【o】。抚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东北地区有关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研究”第六课题“东 北地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顺煤矿开采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给人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也给抚顺地区的城市建设、生态与环境带来了 一系列问题。由于矿区开采,自然作用超过几千万年形成的稳定结构遭到破坏,剧烈的景观扰动超过了生 态系统自身的反馈一调节能力[0】。在抚顺,这种状况主要表现为: (一)景观退化:抚顺市大规模的露天开采活动,使采矿地景观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严重的退化, 几乎到了覆灭的程度。 不合理的采矿方式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现已在建成区及城乡结合部形成了“一区两矿三场”。一区即 榆林、万新采煤沉陷区。两矿:西露天矿,东露天矿。西露天矿坑东西长约6.6kin,南北宽约2km,深约 420m,坑底高程一350m,总体积达17亿立方米,号称“亚洲第一大坑”;东露天矿坑面积也达9km2,仍 在继续开采,矿坑周边用地支离破碎。采矿剥离物、矸石、工业废渣等形成3个舍场:西排土场、汪良排 等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折损、断裂、坍塌。 (二)污染扩散:采矿活动对周边地区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物总量大、成分复 杂、污染时间长。露天堆放以及开采过程中发生的氧化、风化等现象,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 物、粉尘以及其他有毒元素威胁人体健康,矿区大气环境质量极为

文档评论(0)

ltt200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