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0年高考考试大纲(广东卷)明确提出必考部分的现代文阅读文本为一般论述类文章。 论述类文本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历史等领域。作者针对这些领域的某一问题或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所以,在阅读这类文本时就必须要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2009年高考中,必考部分的现代文阅读出现主客观两种题型,分值为16分。 2010年有可能沿用2009年的考试题型。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试卷中常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表述为“请解释句中加点概念的含义”。 2、文章中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 ⑴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 ⑵体现作者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 ⑶重点代词的指代内容。 ⑷有深层含义的含蓄的词语。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注意点: 如何理解文中概念?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注意辨别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同一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在试卷中常表述为“对文中画线处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是”或“对……这句话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或 “文中画线处如何理解”。 2、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 ⑴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 ⑵统领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 ⑶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 ⑷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 键句。 后来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埋葬了。 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请理解“这个比谁……了”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例画线句子是一个复杂单句,主语是“伟人”,即托尔斯泰,谓语是“埋葬”,而“就像……被人”是四个状语。据此可知,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托尔斯泰逝世了。这种方法适用于考查“句子本身含义”的试题 《马克思重返欧洲》 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还原着马克思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时时记住马克思的自白:“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 下列信息不能支持文中所引马克思所说的“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A.《马克思传》这本书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 B.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 “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 C.马克思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看到了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 D.马克思是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理解马克思的话,根据文意,这句话说的是马克思应该是真实全面的马克思,他是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家,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而B项恰恰是表明以前欧洲民间只是将马克思当作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看待。 【答案】 B 【解题指津】理解类似这句话的意思,可从句中的重要词语入手,关键理解怎样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 键句。 “诚斋体”意味着抛开书本这个“拐棍”,直接在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获得诗兴。杨万里有诗云:“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情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诗人主张融身心于大自然中,物我两忘,以一种审美态度观照自然,大自然便会呈献诗思。在诚斋诗中,大自然被诗人赋予了人的灵性,十分亲切活泼。诗人写山:“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写春光:“拂花红露溅春衣,柳外春禽睡未知。天借晴光与桃李,更将剩彩弄游丝。”写夕阳映山:“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这是一种“人化的自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