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doc
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
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
的意思便是“单身”)。11月11日,光棍节,
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
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
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 D
ay)。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
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选在光棍节结婚,于此同时,
也是各大商家以脱光为由打折促销的时期
。
+++光棍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广为认可的一种是说它起源于1990年代南京高校的校园趣味文化。当年在南京大学“卧谈”的4个男生可能怎么也没想到,一句玩笑话“11月11日就叫光棍节吧!”,竟然在今天如此火爆。从最初的玩笑、到校园内细细碎碎的自嘲活动、再到孤独的上班族借口小聚,最后成为商家眼中的新锐“节日”,经历一步步的推波助澜,“光棍节”脱颖而出,竟与圣诞节、情人节并肩。[1]1月1日是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节,而11月11日由于有4个1,所以被称为大光棍节,一般光棍节则指11月11日的大光棍节。带11尾年份的11月11日是超级光棍节,例如11年11月11日。1111年11月11日是万年一遇的顶级光棍节,2011年11月11日是本世纪百年一遇的超级光棍节(称“神棍节”)。
中国人过节总会在吃上面搞出创意来。四根油条就是“11·11”的四个“1”,包子就代表中间的那个点。这是光棍们的早点宣言,也成为光棍节的吉祥物。
除了在这一天以光棍的名义举办各种聚会之外,在这一天选择结婚、告别单身生活,是一项格外有创意的举动。认为从此后生活有了180度大转弯,同是四个“1”却取其一心一意、一生一世的含义,意义非比寻常。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微博上也进行了不少晒照片寻找末日爱情的活动,所有单身男女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寻找有缘人。
[++++++++++++++++++++++++++++++++++++++++++++++++++++++++++++++++++++++++++++++++++++++++
国
际大学生节
1939年11月17日,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国法西斯匪徒屠杀了布拉格大学9名学生和2位教授,其他各校的男女学生也遭到机枪扫射、殴辱和监禁。1946年,世界各国学生代表将每年的11月17日定为世界学生日,以激励全世界学生共同为建设一个和平、民主、进步的世界而努力。1946年11月17日,为了在大学生中倡导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也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大学生运动,建立了第一个世界学生日(又称国际学生日、国际大学生节)。截至2005年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已是第60届。
学生是充满着朝气与创造力的群体,是爱心与拼搏精神同时具有的高素质群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社会今天应有的境界,也是社会应有的责任。
在时代的感召下,当代大学生不仅关注中心,也不忽视边缘;不仅图解构的痛快,更倾向于创造的乐趣;厌恶徒有虚名的形式和毫无意义的重复,倾向生气勃勃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差异;不再纯粹膜拜文本,而是自我解读和领悟;不再盲信所谓的真理和权威,而是相信创造与独立;不再被动地继承传统或盲目地反对文化,而是主动地去甄别和选择,从传统中汲取精华为营养,接受现实的风雨和阳光来生长文化;不再祈求彼岸的拯救,而是抓紧此岸的每缕阳光;不再在虚幻的想象中企望幸福,而是在现实的追求中体验幸福。
梁启超先生说:“故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公所谓的少年和责任,正是我们当下大学生群体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
鲁迅先生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只要脊梁不弯,没有扛不起的山”。而大学生正是“铁肩担道义”的“铁肩”和“脊梁”。这道压不弯的脊梁,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家庭的,也不仅是社会国家的,更是时代和民族的。
传媒与艺术设计系
12艺术3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