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doc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 B.1cm C.1dm D.1m
考点:
长度的测量.
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
分析:
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的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
解: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即1mm.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根据记录数据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属于基础题.
2.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B.“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D.以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传声最慢;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3)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4)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符号用dB表示.
解答:
解: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空气中传播最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用分贝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符号用dB表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音调和响度的区分、声与信息以及声音的等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A.B.C.D.考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
解答:
解: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是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湿衣服被晾干,是水由液态变成了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符合题意;
C、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草叶上,属于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属于中考常见的考查.
.A.B.C.D.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②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
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毕业合影是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原理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渔民叉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发生折射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A.B.C.D.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惯性;弹簧测力计及其原理;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A、弹簧测力计可用来测量重力、拉力等多种力的大小;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答:
解:A、弹簧测力计可用来测量重力、拉力等多种力的大小,故A正确;
B、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C错误;
D、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说明力的方向相同,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力和运动有关的多个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应熟练掌握.
6.最早测得标准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奥斯特实验 C. 托里拆利实验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考点: 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专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红、黄、绿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线路设计.doc VIP
-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教案--第5课--儿童权利与保护(一).pdf VIP
- Q∕SY 10556.2-2022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技术规范 第2部分:成品油库及加油加气站.pdf
- 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pdf VIP
- 2025-2026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三篇).docx VIP
- 第4周《七十六载锦绣山河,筑梦时代最美华章》主题班会【课件】.pptx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doc VIP
- DB32_T 4303-2022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程(修订).docx VIP
- 地理信息系统教程(第二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平面交叉道口应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