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质量评估(四).doc
单元质量评估(四)
第四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2014·西安高二检测赵匡胤上台后不久就鼓励功臣宿将“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其主要目的是( )
巩固专制统治 奖赏功臣宿将
鼓励土地兼并扩大地主队伍
宋朝集中军权的举措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防止地方割据巩固皇权
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扩大了官僚机构
庆历新政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依照政绩和资历提拔官员
取消“恩荫”制度防止权贵垄断官位
改革贡举制度令州县立学
慎选地方官吏通过考试统一录取
“宋开国时设官分职尚有定数其后荐辟之广恩荫之滥杂流之猥祠禄之多日增月益。遂至不可纪极。”范仲淹为此进行改革主要是针对( )
冗官问题冗费问题
冗兵问题边患问题
中山高二检测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王安石认为北宋穷困的原因是未得理财之道,因此,他改革的中心内容就是理财。选项中与理财(增加政府收入)相关的有①②④,故正确答案为D。
5.(2014·泸州一诊王安石“昔日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司马光“取利约近一倍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据此可知王安石与司马光分歧的焦点是青苗法( )
是否有助于限制兼并之家
是否有利于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是否真正有利于助困济贫
是否真正有助于稳定市场秩序
马鞍山高二检测“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材料所述王安石的措施有助于( )
杜绝高利贷盘剥抑制土地兼并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假设你生活在北宋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年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
背诵诗赋辞章 学习“四书”“五经”
联系实际学习经义、时务策 依靠“恩荫”
北京模拟下列对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的变革表述错误的是( )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严格“恩荫”制防止垄断官位
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 )
保马法将兵法
保甲法设军器监
青苗法实行以后韩琦从大名府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 )
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
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
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
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
《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
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本大题共小题第题分第题分第题分第题分共分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承平日久,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宋史》
材料二 今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于一伙,天下祸患,岂不可忧?
——《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唯老弱也。则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四 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恐财匮力殚,虏乘吾敝,将无从而制也。
——《张载集》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盗贼”指什么人试从材料一中找出“盗贼”日多的原因。分
(2)材料三中北宋政府为预防“盗贼”产生而采取了什么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分
(3)结合材料四分析这种政策会导致什么后果。分
【解析】第(1)题要结合欧阳修的阶级立场展开分析。第(2)题要紧密结合材料并且联系“盗贼”产生的主要原因组织答案。第(3)题要注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揭竿而起的人民群众。“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冒伪,习以成俗”,即官僚、地主兼并土地。
(2)“荒年募兵”政策。不能。因为农民奋起反抗的主要原因是土地被兼并,失去生活来源,募兵、养兵只能暂时缓和矛盾。
(3)军费开支大,国家财政困难,无力抵御少数民族进攻。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中书奏:“……遇有客人物货出卖不行、愿卖入官者,许至务中投卖,勾行人、牙人与客人平其价。据行人所要物数,先支官钱买之……以抵当物力多少,许令均分赊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