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朵金花:150小时的坚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朵金花:150小时的坚守.doc

四朵金花:150小时的坚守   本报前线记者??王?涛??宁?彬??王志东??熊?海   5月18日18时,距离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已有150小时。   记者跟随中国石化救援小分队历经7个多小时300公里艰苦跋涉,终于靠近目的地——平武县南坝镇对岸何家坝村。   南坝镇是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此刻,救援队距南坝村仅一河之隔,桥梁已倒塌,一条来回摆渡的小轮,成了唯一通往南坝镇的生命线。   就在救援小分队等待摆渡时,一名队员惊喜地叫道:“你是南坝镇中国石化加油站的员工吗?”   大家闻声望去,在等待摆渡的人群中,一位年轻妇女,手臂上搭着一件中国石化加油站工作服。   “是的,我是南坝镇中国石化加油站的职工。你们是?”   “我们是中国石化的救援小分队,特地赶来找你们的。”   瞬间,激动的泪夺眶而出,每个人声音哽咽。   这位巧遇的女职工,就是在震后150小时内失去联系的中国石化南坝加油站站长李海蓉。   震后30多小时,她没吃一粒米,没喝一口水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震发生,加油站罩棚剧烈晃动,加油机扭曲,油站四根立柱的外墙和周边房屋迅速倒塌,尘土飞扬,天空阴暗。李海蓉与三名在岗的加油员快速跑离加油站,冲向旁边的空地。由于地震冲击太大,她们四个人全部摔倒在坚硬的水泥地上,幸运的是无人受伤。   地震后,清醒过来的李海蓉、刘琼英、邓海燕火速冲向南坝镇小学。因为她们都是年轻的母亲,自己的孩子生死未卜。临走前,29岁的女站长李海蓉冷静地对站里唯一的男加油员陈代富说:“你要守好加油站,我找到孩子马上就赶来。”   晚6点,李海蓉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地震发生时孩子正在上学的路上,躲过了一劫。当晚,她与爱人带着孩子和受伤的父母,来到加油站附近的空地,一边守护家人,一边看守加油站。而镇里幸存的居民,大多跑到距离镇较远的一个山坡上。当时,加油站尚有1万多升93号汽油、2万多升90号汽油、近4万升0号柴油以及一些润滑油。   13日上午,李海蓉将父母和孩子送到附近一个相对安全的军用基地,又火速赶回加油站。她说,把家人送走了,自己就能全身心地守护加油站。   从地震发生到14日清晨,整整30多个小时,李海蓉没吃上一粒米,没喝上一口水,同时与另外三名女工失去了联系。   14日一早,失去联系40多个小时的四姐妹,不约而同地在加油站会面了。在这场大地震中,刘琼英和邓海燕,以及当天休班在家的女工欧成会的孩子,全都奇迹般地逃离了灾难,安然无恙。   四人商定,让家在外地的男加油员陈代富回家寻找亲人,而她们四人在余震不断、近似废墟的南坝镇留下,坚守加油站。 从这一天开始,她们为南坝镇的抗震自救提供了一条畅通的油动脉,在道路不通、通讯中断的情况下,为当地自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没有县长的批示,我们不能供油”   14日上午,李海蓉接到镇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要求这座全镇唯一的加油站,为全镇抗震自救提供油品供应。李海蓉当即承诺24小时全天候保供,但同时建议,所有前来加油的车辆或用油的单位,必须有坐镇指挥的县长亲笔签字和镇政府的公章。镇指挥部接受了她的建议。李海蓉说,她之所以这样做,是确保抗震救灾用油的需要。   10时许,当地计量局一位工作人员带着县长签名和镇政府公章的纸条来到加油站,取油用于抗灾发电,南坝加油站抗灾保供由此开始。   然而,在地震中,所有加油机已损坏,稍稍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事故,但现场正急需油品。油如何安全取出?   四名加油员工凭借掌握的安全知识,将油罐的盖掀开,打开计量口,将计量器具轻轻放入油罐,一次次地向上提取。尽管很费力,很辛苦,却安全而有效地确保了抗灾的油品供应。在15日需求量大幅上升,供应最紧张时,她们没有发生一次人为事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们不仅为救灾24小时全天候供油,还在抗灾现场人手紧张时,轮流开着自己的摩托车,为客户上门送油。四位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中国石化员工,成为抗灾现场一道闪亮的风景线。   幸亏地震前刚买了20斤“救命米”   地震发生的前一天,也就是5月11日,加油站从市场买回了20斤大米。没想到,这20斤大米竟成了李海蓉和三姐妹的“救命米”。   14日,趁余震间隙,她们从加油站危房中抢出了这20斤“救命米”,或熬点粥,或煮点米饭,有时一日吃一顿,有时一日吃两顿,时常还救济左邻右舍。由于南坝镇与外界隔断,救援队伍尚没有到达。除了这点米,她们没有菜,没有盐,更没有食用油。后来,一位好心邻居为她们送来点泡菜,又从倒塌的家中掏出一些食品,才让她们的生活稍微得到改善。   李海蓉和三姐妹靠着这点米,睡在站边的露天空地上,24小时不离不弃加油站,并一直坚持着为当地保供。尽管她们完全有理由向镇政府寻求救济,但即使在外界救援物资到达后,她们也从未主动开口。李海蓉说:“生活虽然有些苦,但镇里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