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觞生成超越_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流变探析.pdfVIP

滥觞生成超越_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流变探析.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滥觞生成超越_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流变探析.pdf

第27 卷第2 期 晋 中 学 院 学 报 Vol.27 No.2 2010 年4 月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Apr. 2010 滥觞 生成 超越 ———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流变探析 赵明亮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摘 要: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诗人最乐意创作的题材之一。“古诗之妙,专求 意象。”从“滥觞”“生成”到“超越”,月亮意象实现了时空的跨越、意义的“增值”。探究它的流变 过程和传承体制,乃是对中华月亮文化的重新解读与体认,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对话、思维 对语言的超越、“意”对“象”的超越。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前理解”,加深对于涉月作品的意 义理解。 关键词:滥觞;生成;超越;月亮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1808(2010)02- 0013- 03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提出“古诗之妙,专求 寒、清虚;⑦ 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 意象。”古代文人赏析诗歌重在玩味“意象”。“意象” 亮为望舒;⑧ 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 本是中国古代文人首创的审美范畴,又名“审美意 娥、素娥;⑨ 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 象”“象征意象”。它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具有象 婵娟。名称繁富众多,它们是否有内在联系?滥觞于 征性或荒诞性特征,同时它受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 何?笔者通过探究考查发现,生殖崇拜是月亮意象 的指导,是具有多义性和生成性的“表意之象”。翻 的滥觞与原型,溯源象征是中华月亮文化体认与传 阅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涉月意象的诗篇共计 承的生成机制,抽象审美是主客二元互动耦合的结 66 首,占22% ,这一数据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月亮意 晶与超越。通过三方面研究,我们或许对月亮意象 象在古代诗歌文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月亮也 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宏观的把握,实现对涉月作品 成为古代文人最突出的描写对象之一。考其源, 的立体化的多维理解。 “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凡月之属皆从月。意 一、滥觞:生殖崇拜是月亮意象历时性运动的 思是:月,虚阙。太阴的精华。象(不满之)形。大凡 渊薮 [1] 928 月的部属都从月。” 摭其名,光其别称就达数十 生殖崇拜是人类生命及审美的一种本能驱动 种,大致可分为九类:① 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 力。月亮意象是生殖器原型内容在人脑中的直接反 钩等;② 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蛾眉、玉环 映。《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姮娥,羿请不死之药于 等;③ 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 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 玉盘、白玉盘、金镜、冰轮、玉镜、玉鉴、冰镜、玉壶、 月精。”《本草纲目·人部·妇人月水》也说,“月有盈 金丸、冰丸、金盆、蟾轮等;④ 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 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 蜍,故称银兔、玉兔、金兔、金蟾、玉蟾、银蟾、蟾宫 信、月经。”由于月亮变化的周期性与女人的信水刚 等;⑤ 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 好一致与吻合,因此就有了“月水”“月信”“月经”等 魄等;⑥ 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 说法。浙江大学关长龙教授的研究也表明,“中国的 [收稿日期]2010- 01- 18 [作者简介]赵明亮(1975- ),男,安徽天长人,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

文档评论(0)

zhangcha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