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龙头百年舞姿.doc
老龙头百年舞姿 ——天津站的昨天?今天?明天 记者 李雅民
最早的“老龙头”车站
图七
图八
图六
老车站改造前的站台
新天津站效果图
图九
图三
天津站大厅内景
天津站站外景观
天津站扩建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扩建后的天津站,将是一座地上地下数层立体交叉,集高铁、普铁、城铁和公交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客运车站。
早在一百年前,天津站那块地方就有一座名叫“老龙头”的火车站。如今我们把那座老车站的几张历史照翻出来和目前正在改造之中的天津站设计效果图一比,不由感慨万千,惊叹世事沧桑,百年间竟有如此巨变。
百年前的“老龙头”
19世纪70年代末期,清政府在塘沽地区相继修建了北洋海军基地、轮船招商局和生产军火的天津机械局。这些部门需要大量能源,尤其是北洋水师大小25艘战舰,动力全靠燃煤。1881年,李鸿章下令投资组建开平煤矿公司,在唐山开平建立一座西式煤矿,用机械开掘了中国第一口竖井,大量出煤。同时开平煤矿公司还开掘了从胥各庄(今唐山丰南)到阎庄(今天津宁河附近)的一段运河,再连接已有的蓟运河,通至北塘海口,水陆并用,运煤炭到塘沽。那段运河人称“黑猪河”,就因河上往来的全是像黑猪一样的运煤船。
1880年(光绪六年),煤船运输满足不了北洋水师及军工企业对能源的需求,而煤矿那里积煤如山,当时热衷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便向清政府建议修建一条从开平到北塘的铁路。清政府驳回了这一建议,理由是“耗资巨大”。那时清政府有钱修建颐和园,却舍不得投资国家基础建设。李鸿章退一步,请求修建开平至胥各庄的一段铁路,长仅9.67公里,朝廷才予“准奏”。
1882年,这段命名“唐胥铁路”的线路铺成。然而就是这极短的一段铁路,让清朝诸多大员看到了铁路拥有的巨大运力,让李鸿章有了进一步发展铁路的口实。于是,1886年开始动工把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1888年又将其续修至大沽和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
铁路修到天津之后,站址选在一个名叫旺道庄的小地方,初建时站内只有两股线,一处很小的站台和几间简陋公事房,连一座天桥也没有。旺道庄地处河东,比较偏僻,四周多有坟地和苇塘,之所以选在那儿,是因为它离海河很近,货物下来便于水运;同时它也离英法租界不远,隔河便是。
4年后,车站业务日益增多,需要扩建,1892年5月,铁路部门便把车站西移“半里许”,在季家楼、火神庙两村附近,重建了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车站。它包括花车房、机车房、候车房、公事房、站台等建筑,可谓是中国铁路发展初期规模最大的一座火车站。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中国,从塘沽打到天津时,因在“老龙头”火车站受到阻击,便野蛮地烧毁了这座车站。翌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有关部门又在原址,由一位英国工程师勘测设计,复建了一座设备更加完善的旅客车站(图三)。新建的车站与老站虽然模样相仿,但更加漂亮,整座建筑紫红色,风格欧式。
当时天津人称这座火车站为“老龙头”车站。为何要叫“老龙头”?现说法有三种:一是据《天津县志》记载,当时那一地区就叫“老龙头”,车站因地得名;二是人们看火车形状像巨龙,故称车站是“老龙头”;三是因为当时铁路部门曾为慈禧太后特制过一列专列,车厢及机车外观上皆有金龙装饰,而且名为“龙号”。由于“龙号”平时就停放在站内车房里,所以人们称之“老龙头火车站”。三种说法中,倾向第一种说法的人居多。
除了“老龙头”的称谓,还有人叫它“天津紫站”,因为其站房外墙涂满紫红色。后来,天津建起北站,为区别两站的方位,许多人又开始叫它“天津东站”,后简称“东站”。最后习惯成自然,“东站”不仅成了人们口中的“官称”,而且一直延续到1988年它百年诞辰的时候。
抗击外国列强的教育阵地
史料记载,1900年 6月15日晚,盘踞在“老龙头”火车站的沙俄侵略军向天津城内的义和团群众发动袭击,义和团400余人英勇还击。6月17日下午,英、德两国军队进攻天津武备学堂,学堂内数十名学生英勇反击,他们隐蔽在房子里,冒着敌军猛烈的火力,顽强地从四面八方射击敌人。敌军攻不进去,便放火焚烧,引起学堂内军火爆炸,几十名学生壮烈牺牲。天津附近各县义和团民闻讯,纷纷赶来增援。原在静海县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率领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团”的“乾”字号坛口义和团民近万人,进入天津增援。17日晚,从大沽登陆的侵略军1700余人乘火车到达天津,向守护“老龙头”车站的清军开战。曹福田闻讯,即率领数千团民亲临前线和爱国清军并肩作战,与侵略军在“老龙头”火车站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当时义和团只有大刀长矛,土枪数量很少,面对的却是洋鬼子们的洋枪洋炮,死伤者众多。曹福田从义和团民中挑选出500名精壮士兵组成一支突击队,发动总攻时,这支突击队高举红色旗帜,以迅猛之势包围敌人,竟把侵略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