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声传译为目标,造就国际化人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同声传译为目标,造就国际化人才.doc

以同声传译为目标,造就国际化人才 -------关于高校日语翻译课程培养目标的探讨 陈 安 丽 青岛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国际会议日益增多,同传译员的需求量也同声传译所谓同声传译,顾名思义,即同步实现对讲话者发言口译用于各种大型国际会议或商务会谈对各种语言进行同声转换翻译。2003年央视伊拉克战争中,首次采用了同声传译。六位同传译员轮番披挂上阵,前沿战事。从以后,这个新兴的行业——同声传译,。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各种国际会议日益增多,目前国翻译行业从业者达到50万人但高水平的翻译只占总数的5%或者更少能胜任国际会议译人目前全球专业同传人员也就200多人。国内同传人才更是奇,缺口高达90%以上,而真正具有国际同传水平的仅40人左右其中很多的同传还是以兼职身份出现,主要是国家部委、大型企事业单位的翻译和高校外语教师基本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国际交往频繁的大都市。同传必须具备扎实的外语基础,文化汉语心理素质忆力强、思维清晰多方面同声传译职业资格考试已于2005年11月开始启动,考必须在获得高级翻译资格后再加试。 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外语类院校开设同传课程或者培训班。由于对同传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师资力量紧缺,姜秋霞分析建议同声传译的目的就是准确、清晰、完整地传达原语信息。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影响同传质量的五个重要因素上忆预测,应变储存,共时理解和表达多下功夫参考文献 〔1〕原不二子.透过同传播音室看世界〔M〕.日本:日本时代,2004. 〔2〕塚本庆一.通向汉语翻译之路〔M〕.日本:大修馆书店,2003. 〔3〕朝日关键词2005--大学倒产时代〔M〕.日本:朝日新闻,2005. 〔4〕张载梁.同声传译的培训〔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3. 〔5〕姜秋霞.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J〕.北京:中国翻译,2005, 5 . Developing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and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Chen Anli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Qingdao Univercity of Sciens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61,Chine)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communication among nations become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 great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keep increasing, Thus, the demand for simultaneous interpreters keeps correspondingly rising. To meet the market’s needs, a series of adjustments are made, with the changing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style for Japanese interpretation course .Therefore, the emphasis and direction of this course is converted from extempore interpretation to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fixing on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Japanese interpret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general analysis on the demands of the international talent markets, subjec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overseas educational patterns. Key words: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educational goals, international talents, subject development, industrial develo

文档评论(0)

rfx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