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白孤独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原因.pdfVIP

浅谈李白孤独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原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李白孤独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许梅娟 岷县十里中学,甘肃定西748411 [摘要]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飘逸、豪放、追求自由和孤高傲世、洒脱不群的独立性格,再加上他不幸的人生遭遇,形成了一个性格多样、思想复杂的 李白,从而演绎了他传奇的一生。 [关键词]李白;孤独意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中图分类号】 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5489 2010 12-0046-01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被人们誉为既有 界升华,伴随了他看似飘逸,豪放、洒脱的一生。因此,李白性格是 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飘逸、豪放、追求自 形成他浓厚、深重孤独意识的主观原因。 由和孤高傲世、洒脱不群的独立性格,再加上他不幸的人生遭遇, 2、客观原因——不幸的人生遭遇和孤独意识 以及孤独意识自身深厚的历史性和广泛的社会性等诸多因素,形 俗话说得好:“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李白一生在政治 成了一个性格多样,思想复杂的李白。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 上就是如此。李白二十五岁离开蜀地,开始仗剑辞亲远游。出三 内心深处有着什么样的感触呢?其实在李白看似飘逸、豪放、洒脱 峡、游洞庭、登庐山、至金陵、达扬州、往越中,又西游云梦、历襄阳、 的人格背后更多的是孤独和苦涩,在他内心有着十分浓厚深重的 做客汝梅。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报国之心加入永王李磷的幕 孤独意识。我们可以从形成李白孤独意识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府,当永王以叛乱罪被肃宗下令讨伐时,李白也以反叛的罪名被流 来谈论这个问题。 放夜郎。乾元二年 759 ,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放回,流寓南方。上 I、主观原因——李白的性格 元二年 761 ,闻知李光弼出征东来,他又想从军报国,无奈半道病 李白性格既有飘逸、豪放、追求自由、自我放逐的一面,又有孤 还,往当涂依县令李阳冰。次年,李白病逝于当涂,年62岁。 高傲世、洒脱不群、不愿与世同济、十分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一面。o 纵观李白的一生,就是不幸的一生。他在政治上遭弃后的无 正是因为李白的这一性格,从而更多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飘逸、 归依感使他陷入无比伤感的苦闷之中。@如《行路难》: 快乐的“诗仙”形象。读李白的诗歌,常常在飘逸,豪放、自由、洒脱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 的感受之余,会使人品味到一种孑然独立、漂泊无依、四顾茫然的 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孤独和悲哀。在他那看似潇洒无拘束的一笑中掩藏着一种孤独的 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痛苦。著名的《月下独酌》o体现的就是这种意识: 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 珍馐美酒不能下咽,拔剑而起,四顾茫然,这突出的表现了李 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 白内心的苦闷,想渡黄河冰冻封河,想登太行积雪堆满山,表现出 影零乱。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亲邈云汉。 了世路的坎坷艰难;但相信总会有一天,理想的翅膀会冲破现实的 顾影弄舞,对月狂歌,这是只有李白才具有的潇洒旷达,但在 阴翳,世路的艰难阻挡不住热烈执着的追求。但遭弃后的李白不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之中,李白只有以明月和孤影来做他的酒友舞 得不离去,离去的他心中一片茫然,如一叶不系之舟不知飘向何 伴,在他这样的潇洒与快乐之中,不正是掩藏着与世不相容的孤苦 方?是从头再来,还是归隐不再过问尘世。李白确实想以归隐作 和浓厚深重的孤独意识吗?李白在明月与自己的影子那里找到了 为他的归宿,但那是要在圆了他的政治梦之后,而不是功业未就之 欢乐,然而这是真正发自李白本意中的欢乐吗?这不正是含泪的 前。@所以说此时的归隐就不是出自他的本意。“我本不弃世,世人 笑吗?若强为之说乐,这就是忘记孤独的欢乐,这欢乐不是来自现 自弃我。” 《送蔡山人》 所以说这是被迫无奈的一厢情愿,是遭弃 实的生活当中,而是来自李白看破世俗,理想破灭时还对人生抱有 后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故此时的孤独感之深,使李白真正感受到了 希望的幻想,是把幻想的痛苦化解在与月同饮、与影共舞的欢乐之 希望无寄,前途渺茫的孤独与冷寂之痛。 中,李白愈想得到这种欢乐,也就愈见孤独的痛苦对他折磨之深, 从孤独意识自身来看,李白的孤独意识具有很深的历史性和 正如《春日独酌》所说: 广泛的社会性。@孤独意识自身带有很深的士文化理性精神。自汉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对此石 末以来,士人思想解除了对儒家宗教的束缚之后,在士人中兴起了 上月,长醉歌芳菲。

文档评论(0)

xwbjll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