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 人口问题 自杀问题 腐败问题 “三农”问题 性越轨问题 下岗失业问题 贫困与贫富差距问题 犯罪猖獗问题 道德失范问题 婚姻家庭问题 第一节 社会问题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问题? 指由于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二、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破坏性、普遍性、复杂性、持续性 三、社会问题的认定: 1、广度与烈度 2、社会问题认定的一般过程 四、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 1、社会病理学观点 2、社会解组论 3、价值冲突论 4、偏差行为论 5、标签论 6、批判取向的社会问题观 7、社会建构论的社会问题观 五、社会问题的类型 (1)结构性社会问题,这类社会问题是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直接引起的,他们往往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特征。 一是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性别比等问题 二是就业问题。这是与人口问题息息相关的问题。 三是贫富分化问题。 根据2004年全国5万户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显示:上半年最高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而最低1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9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两者之比为95:10,比2003年同期91:10有所扩大。 四是官员腐败问题。 五是农民工问题 六是老龄化问题 七是婚姻家庭问题 (2)越轨性社会问题 一是黑势力问题 二是青少年犯罪问题 三是吸毒问题 四是同性恋问题 五是娼妓问题 (3)心理性、伦理道德性社会问题 一是社会焦虑问题 二是精神病问题 三是自杀问题 2、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成因 (1)经济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中,经济转型往往产生制度缺失; (2)政治因素。新旧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着“真空”为各种社会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与温床; (3)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变迁而导致伦理价值观念的变迁。 第二节 人口问题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1、人口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公元元年:2.30亿 1000年:3.05亿 1900年:16.56亿 1950年:25.01亿 1987年:50亿 2000年:60亿 2025年:94亿 2、人口问题的实质: 生产与消费严重失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不相适 应 二、人口理论 1、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两个公理:食物、情欲 两个级数:算术、几何 两个抑制:积极抑制(战争、灾荒与瘟疫)、道德抑制 新马尔萨斯主义的人口观 2、适度人口论 3、诺特斯坦人口过渡理论 三、中国人口问题 1、中国人口问题发展 公元2年:5960万 1393年:6055万 1795年:29696万 1949年:54168万 1953年一普:60193万 1964年二普:72307万 1982年三普:103188万 1992年四普:113368万 2000年五普:129533万 2004年中国老年人口1.41亿,占当年总人口11% 2040年老年人口估计将达4.11亿,将占当年中国总人口29% 老龄化社会的基本指标: 60岁以上人口≥10%(≤5%为年轻型、5%-10%之间为成年型) 65岁以上人口≥7% 2、中国人口问题现状 规模过大、区域分布与人口密度差异大 三大高峰叠加:生育高峰(800-1000万/年)、劳动就业与老龄人口高峰(老龄化的挑战) 中国人口由成年型→老年型只用了18年;同比法国115年、瑞典85年、美国60年、英国45年、日本25年 (60岁以上人口≤5%为年轻型、 5%-10%之间为成年型、 ≥ 10%为老年型 总体质量不高(五普总文盲率仍达7%、新生儿缺陷率在4%-6%) 性别比偏高: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超过130。此前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中的数字分别为108.50、111.14和116.86。目前,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严重。 关于性别平等问题 瑞典的性别平等与政治?? 在瑞典,性别平等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瑞典人认为性别平等是“政治上绝对正确”的。“所有的人生而平等,都有同等的权利和价值,有相同的机会。”??瑞典人非常骄傲于他们在性别平等问题上对世界政治的贡献: 1974年,瑞典政府规定所有公民(有职业或失业者)均享有“父母津贴”,在当时的欧洲各国引起很大关注。2002年,进一步规定,父母在孩子出生后有480天可专心在家照顾孩子而领取薪金的80%,其中有两个月固定是给父亲的。? 1994年,具有高度性别平等敏感的瑞典首相帕尔梅提出了一项新的战略―社会性别主流化,1997年,被定为联合国的国际战略。?? ???? 1999年1月,瑞典政府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