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关系研究.doc
广东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关系研究
2005-07-01 陈 曦 (MK Chen)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消费函数的角度对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判断其消费行为对凯恩斯绝对收入假定模型的拟合程度,然后分析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对收入的敏感性,消费分配同收入关系的密切程度。得出如下结论:广东农村居民现期收入对现期消费有一定的解释力,并且追求短期效用的最大化;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对收入十分敏感;广东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对收入的敏感度明显低于交通、通讯及医疗、保健支出对收入的敏感度,消费的层次正在升级。最后,针对广东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关系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函数 ;实证分析;消费—收入关系
有效需求不足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许多国家都采取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刺激需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出现市场疲软、需求不足等现象。1998年开始,中央政府实施扩张财政政策,近年来这一政策开始生效,物价平稳回升,需求明显增加。尽管如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社会的有效需求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长期任务。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农村居民消费和农村市场需求是我国社会需求的主要力量。农村居民的消费是否稳定发展,农村市场是否旺盛,直接影响着社会总需求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由于广东省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高于中西部农村居民,其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对其进行研究,不仅能为中西部各省农村居民相对滞后的消费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有助于广东省政府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引导、促使广东农村居民向更高一级的小康型消费结构模式转变。因此,很有必要对广东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状况及其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为改善广东农村居民消费状况、开拓广东农村市场,推进广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建议。
本文利用农村居民的数据,Analysis)对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分配同收入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广东农村居民消费—收入关系分析
1.消费—收入关系的总体描述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作图:
图1 1978年—2003年广东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
图1显示了广东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从1978年至2003年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在1995年以前,消费和收入十分贴近,但是1996年以后,消费和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广东农村居民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重在不断增大,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广东农村市场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内需不足。
2.绝对收入假定模型的检验
(1)模型的建立
利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建立消费与现期收入之间关系的线性模型:
Ct=α+βYt+εt
式中,Ct 代表当期消费, Yt代表当期收入,εt残余值。
(2)广东农村居民现期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为了保持数据的可比较性,对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广东省农村居民1978-2003年的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费用支出年—年度人均纯收入与消费统计表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人均纯收入 人均支出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人均纯收入 人均支出 年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人均纯收入 人均支出 资料来源:广东农村居民收支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卷,并经计算处理获得。
根据上表的数据,1978年至2003年广东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生活费用支出 Ct=α+βYt
式中,Ct 代表当期消费, Yt代表当期收入。
根据表1的数据检验农村居民消费—收入之间的关系,下面用消费模型来做回归方程分析。应用Micro TSP软件,采取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得1978年—2003年农村居民总量消费函数的模型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方程式 可决系数R2 标准误差Se F值 D.W.
Ct=69.723683 + 0.6220842Yt 0.961682 37.93905 602.3307 0.411007
Sb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隧道电力隧道工程c标段施工方案.doc VIP
- 九年级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全章课件.ppt VIP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Get ready)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妇产科)子宫内膜癌教学查房.pptx
- 供应商审核报告范文模板.docx VIP
- 机场行测考试题库.pdf VIP
- 2025年《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课程标准.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成都市盐道街外国语2025高一入学数学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