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LC在温度、湿度、高度、振动四综合 
                        实验设备中的应用 
                               薛秀美 
            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州市1501信箱510610) 
    Fq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在大型温度、湿度,高度、振动四 
综合试验设备中做为输入输出端口及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中的巧妙应用。 
    温度、湿度.高度、振动四综合试验设备由于其控制系统庞大,对电气控制部分的 
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继电器逻辑及仪表控制因其控制方式简单, 
灵活性差,故障率高,维护复杂等原因已不能满足要求。基于四综合系统自动化程度商, 
操作简便,适应性强,方便维修,可靠性高的设计思想,采用工控机加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的控制方式。 
    四综合系统其输入输出控制点较多,控制要求相对复杂,因此它的电气控制系统性 
能更高一些,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根据试验剖面的要求,工控机输出信号指令,完成 
以下功能: 
    1.自动对系统的通风量进行调节,可进行100%的高风速,50%的高风速或5096的低 
      风速选择。 
      械制冷的控制选择。 
    3.选择温度、湿度,高度工况下的通风量制冷量。 
    4.控制系统高度工作时的抽真空量,调整抽真空机组工作的数量,机组吸气,放气 
      及开机,停机时的气压状态,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工作。 
    5.控制试验剖面要求的温度、湿度、高度的精确度,保证整个系统技术指标。 
    6.对整个系统的各个执行机构进行监测,判断是否超温,制冷系统是否排气温度过 
      高、排气压力过高、电机是否缺相,过载、轴温过高、缺油,抽真空系统电机缺 
      相,过载,是否缺系统冷却水等,出现这些故障都将自动禁止运行相应的系统, 
      发出声光报警,显示停机原因及故障点,并可记忆供维修人员查看,只有当故障 
      排除后,系统才可重新投入运行。 
    PLC对抽真空系统的具体配置及程序如F(流程见图1)。 
    输入输出(I/O)的分配和功能如一F: 
    开关量输入 
    117:调节阀门全开 
    118:调节阀门全关 
    137;真空泵电机1缺相过载 
  138:真空泵电机2缺相过载 
  139:真空泵电机3缺相过载 
  148:真空系统水压不足 
 开关量输出 
 Q17:供抽真空系统工作的气压泵工作及供水电磁阀工作 
 Q40:真空泵I工作 
 Q41:真空泵2工作 
 042:真空泵3工作 
 Q53:真空泵1中的气动阀工作 
 @54:真空泵2中的气动阀工作 
 Q55:真空泵3中的气动阀工作 
 Q21:关真空泵l时充气阀工作5秒钟 
 Q22:关真空泵2时充气阀工作5秒钟 
 Q23:关真空泵3时充气阀工作5秒钟 
 Q44,Q25:调节抽真空时阀门的大小位置 
 程序如下: 
H27=I船·T20 
M28=(M27+M28)·M6 
M29=137 
M30=(抛9+M30)·M6 
M31=138 
M32=(鹄1+淞2)·M6 
Ⅺ33=J39 
M34=(M33+M34)·M6 
M35=140 
_136=(M35州36)·M6 
M39=(舰7+她9+M31+M33+啪5) 
Jll40=(M28+M30+M32州34+M36) 
017=E·M26 
T20=Q17(60s) 
Set姒l=T20 
q40=Q41=(暇l+F)·艘6·T23-雠40 
T25=T20(10s) 
Q53=Q54.setM95-T25 
T21=U95·T22(120s) 
Q2l=Q22=M95·T21·T22 
ResetM95=ResetM41--121 
T22:M41·E(5s) 
T23=Q21(10s) 
Q42=Q43=I“41·F·T29·M40 
T26=T20·F(10s) 
Q55=Q56=SetM96-T26 
T27=M96·T28(120s) 
Q23=q24=M96·T27·T28 
T28=M41·F·E(Ss) 
T29。Q23(10s) 
ResetM96=T27 
M92甜4l·117 
M93=M41·118 
Q44=M41·M92·Q25 
Q25=M4l·M93·Q44 
注:M6:复位中间继电器 
    M26:系统工作中间继电器 
    E:抽真空信号 
    F:快速抽真空信号 
    Mij:中间继电器 
    度及可靠性却大大提高。 
 2.硬件接线改动很少,只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编织带同轴电缆模式分析和外表皮电流.pdf
- %27世纪之光%27主题灯光景园设计方案解析.pdf
- %27智能型%27太阳能热水器控制系统设计.pdf
- MSC+Nastran在某排半皮卡车后围板共振问题中的应用.pdf
- -%2719-FNMR的研究砂岩基质酸化中土酸和铝硅酸盐的化学反应.pdf
- -%2760-Coγ集装箱检测系统(TC-SCAN)控制系统的设计.pdf
- -%27127-I-%2c2-在630-640nm波段的超精细强谱线的研究与可视半导体激光频标的研究初步结果.pdf
- MPS磨煤机辊胎形成线和使用寿命关系的探讨.pdf
- ‘金边’瑞香、朱砂根与虎第三者红的良种繁育.pdf
- “97.5.8”飞来寺泥石流重灾机制分析.pdf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