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及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列选项中,反映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 A. 寒极生热,重阴必阳 B. 热极生寒,重阳必阴 C. 阴在内,阳之守也 D. 动极者,镇之以静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本题是1992年的重复考题。“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出自明代张景岳《类经附翼 2.抑木扶土法的理论基础是 A. 五行相乘 B. 五行相侮 C. 五行相克 D. 五行相生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4种。 3.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依赖于 A. 肺主一身之气 B. 肺司呼吸而生宗气 C. 肺主宣发肃降 D. 肺朝百脉而主治节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本题是1997年和1999年的重复考题。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素问“通调水道”。 4.肝与肺在生理上的协调,主要表现于 A. 气机的调节 B. 血液的运行 C. 津液的代谢 D. 营卫的协调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肺主升发,肺主肃降。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此为肝肺气机升降的特点所在。肝升肺降,升 降协调,对全身气机的调畅,气血的调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古人称为“龙虎回环”。肺气充足,肃降正常,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 肺气的肃降。可见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为用。 5.精血互生互化的依据是 A. 肺肾同源 B. 肝肾同源 C. 脾肾同源 D. 心肾同源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 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故 曰同源互化。清“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即说肾精化为肝血。而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封藏于肾之 精,也需依赖于肝血的滋养而维持充足。肾精肝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休戚相关。 6.“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所反映的生理功能是 A. 脾阳主升 B. 脾主运化 C. 脾主转输 D. 脾主升清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本题是2004年的重复考题。脾主升清的内涵是脾能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到头面和心肺,滋养头目,并通过心肺作用输送到全身。另外,脾主升,还能维持内脏位 置的相对恒定。“脾气以升为健”,是指脾的功能活动以上升为正常;“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是脾将津液向上输送到肺,两者都是脾主升清的体现。但是脾的阳 气上升,不属于脾气主升的范畴。 7.“夺血者无汗”所说明的生理关系是 A. 气与血 B. 气与津 C. 血与津 D. 精与津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津血同源: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化生的组成部 分,中焦水谷化生的津液,在心肺作用下,进入脉中,与营气相合,变化为血。如《灵枢“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其次,布散于肌肉、 腠理等处的津液,也可以不断地渗入孙络,以化生和补充血液。《灵枢“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因此,当饮食水谷摄入不足,脾胃功能虚弱,或大汗、大吐、大泻,或严重烧烫伤时,脉外津液不足,不仅不能进入脉内以补充化生 血液,脉内的津液成分反而渗出脉外,以图补充津液的亏耗,因此,导致血液的亏少以及血液浓稠、流行不畅的病变。此时不能再用放血破血疗法,以防血液和津液 的进一步耗伤,故《灵枢“夺汗者无血。。 8.能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是 A. 经筋 B. 经别 C. 别络 D. 奇经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十二经别虽然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9.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是 A. 离、入、出、合 B. 起、结、聚、布 C. 多交叉于十二经脉 D. 多从肘膝以下分出 回答错误 答案解析 : 十二经别多分布于肘膝、脏腑、躯干、颈项及头部。其循行分布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加以概括。十二经别循行,多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别出,称为 “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呈向心性循行,称为“入”;外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称为“出”;阴经的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经别,然后一并注入六条阳经,称 为“合”。每一对相表里的经别组成一“合”,这样十二经别分手足三阴、三阳共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