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百首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百首鉴赏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①万条垂下绿丝绦。② 不知细叶谁裁出,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①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像碧玉一般翠绿的柳叶。 妆: 妆饰,妆扮。 ②万条:形容下垂的柳条很多。 丝绦(tāo):用丝线织成的带子,这 里用来比喻下垂的柳枝。 ③裁:用剪刀剪裁。 【解析】 这是一首吟咏初春时的垂柳、赞美春风的诗。诗的大意说:一棵高大的 垂柳,像是用翠绿的美玉妆扮成的一样。下垂的千万条柳枝,犹如千万根迎 风飘摆的丝带。不知细巧的柳叶是谁精心剪裁出来的?农历二月里的春风恰 似一把神奇的剪刀。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从颜色和形状上对柳树进行描绘。后两句 用设问和自答的修辞格式,赞美了给万物带来生机、给大地披上绿装的春风。 比喻贴切自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的名句,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 登鹳雀楼①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②黄河入海流。③ 欲穷千里目,④更上一层楼。⑤ 【注释】 ①鹳(guàn)雀楼: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城西,楼有三层。这里是唐代著 名的登高望远的游览胜地。后来鹳雀楼被河水冲没。 ②依:傍着,挨着。 尽:完。这里是落下去的意思。 ③入海流:流入海中,流进东海。 ④欲:想要,希望。 穷:尽,穷尽。 目:目光,视线。 ⑤更上:再上。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登上鹤雀楼时看到的风光景物,也写出了诗人当时所产生 的感受。诗的大意说:太阳依傍着西山缓缓地落了下去,奔腾不息的黄河昼 夜不停地向着东海滚滚流去,要想极目远眺,看到千里之外的远景,就要站 得更高,再登上一层楼去。 诗以形象的、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写出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 的生活体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哲理性,成为千古传诵的 名句。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②日暮客愁新。③ 野旷天低树,④江清月近人。⑤ 【注释】 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的一段,在今浙江省境内。 ②泊:停船靠岸。 烟渚:烟雾迷濛的水中小块陆地。 ③客:指诗人自己。 ④野旷:原野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⑤月近人:水中映照的月影在向人靠近。 【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船停泊在建德江边时写的,是一首即景诗。诗的大 意说:旅途中暂时把船停靠在烟雾迷濛的江中小洲边上,苍茫的暮色给客旅 之人增添了一缕新的愁绪。由于原野空旷辽阔,极目远眺,在那天与地相接 之处,天比树还低;江水清澈,映在江水中的月影,好像缓缓移过来向人靠 近。 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写出了逼真的景象,写出了诗 人此时独特的感受,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山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①万里长征人未还。② 但使龙城飞将在,③不教胡马度阴山。④ 【注释】 ①秦:朝代名,公元前221—前206。 汉:朝代名,公元前206—公元 220。这里的秦时、汉时,泛指遥远的古代。 关:关隘。 ②还:返回。 ③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 龙城飞将:指汉朝防守边疆的名将李 广。李广与匈奴在此作战,匈奴惧怕李广,称他为“飞将军”。 ④不教:不让。 胡马:指敌人的骑兵。 胡:古时对西方和北方少数 民族的通称。 阴山:阴山山脉,横贯今内蒙古自治区内。 【解析】 《出塞》是乐府诗歌的旧题,唐代诗人常用这个题目描写边塞生活。这 首诗即借此题写了唐代戍边将士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长期戍边战士的同 情,希望能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大将戍守,使边境得以安宁。诗的大意说: 从秦汉时,明月就照临着边境上的古老关塞,至今,这里仍然还有无数离家 万里的战士,在这关塞上戍守,不能返还家乡。只要能有像李广那样的将领 在这边界上把守,外来的敌人就不敢来侵犯了。 唐代,边境上的战争常常失利。人们怀念有汉代李广那样的将领守边, 含蓄地批评了朝廷用人不当。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 遥知兄弟登高处,③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释】 ①异乡:他乡。 为:做。 异客:陌生的客人。 ②倍思亲:加倍思念亲人。 ③遥知:这里是在遥远的地方想象着的意思。 登高:古代风俗,重阳 节要登高,饮菊花酒。 ④茱萸(zhūyú):一种有香味的植物。古人认为九月九日登高时佩带茱 萸,可以避邪。 【解析】 这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当时作者才十七岁,一个人客居在外,重阳佳 节时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诗的大意说: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做陌生的客人, 常常想念家乡,而每逢欢庆佳节时,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我在遥远的异 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 诗本来是写自己想念兄弟的,可是并不直说自己如何想,偏说想象着兄 弟们登高都在想念他。这就加深了诗的感情,读来更加感人。“每逢佳节倍 思亲”,已成为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