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知识整理.doc
必修一第二专题知识整理
一、字词
1、 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跋涉(bá shè) 闲暇(xiá) 斑斓(lán) 狭隘(ài) 慰藉(jiè) 麻痹(bì)
钥(yào) 戕害(qiāng) 符箓(lù) 时髦(máo) 恢(huī)宏 木直中(zhòng)绳
槁暴(pù) 参省(xǐng) 骐骥(qí jì) 须臾(yú) 跬(kuǐ)步 舟楫(jí)
锲(qiè)而不舍 契(qì)约 强弩(nǔ) 君子生(xìng)非异也 镂(lòu)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子(tán) 老聃(dān) 蟠(pán)
以贻(yí)之 苌弘(cháng hóng) 真知灼(zhuó)见 卓(zhuó)越
出类拔萃(cuì) 炽(chì)热 疑窦(dòu) 器皿(mǐn) 谄(chǎn)媚
焚膏继晷(guǐ) 熟稔(rěn) 心无旁骛(wù) 城垣(yuán)
2、解释下列词语。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长途奔波。 慰藉:安慰。戕害:伤害。
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举一反三:比喻懂得一件事就可以类推出其他许多同类的事。
3、文言文字词。
(1)通假字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揉使之然也:揉通煣,火烤。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赋,资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2)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博地学习,今: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藏身,今:通常指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望放在某人或者某事物上
金石可镂:金属制品,今:黄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的,今:表结果的连词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一般的人,今:大众
古之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今:读书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用不着,今:不需要
吾从而师之:跟从并且,今: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学制的初级阶段
(3)一词多义
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以为妙绝(到了极点)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2)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3)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不真)
4)望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向远处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5)闻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见)
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声誉、名声)
6)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乐师;学习)
犹且从师而问焉(老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7)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
8)从
惑而不从师(跟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介词,自)
9)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
于其身业,则耻师焉(句末语气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末语气词)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句末语气词)
10)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与嗟组成固定结构,表示感叹。)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11)其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代词,代指中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句中语气词,表揣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代词,他/他们)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代书)
其可怪也欤(指示代词,这)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代词,指前文的君子即士大夫)
12)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丛)
……而耻学于师(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比)
不拘于时(被)
其皆出于此乎(在)
13)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啊或不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用于一般陈述句或语气轻微的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