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1 东西方古代文化(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考].docVIP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1 东西方古代文化(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1 东西方古代文化(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考].doc

【高考再现】 东方古代文化 一、选择题 03.(2013年上海卷历史14)“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以博中国人之信用,其教始能推行。”他是( ) A.元世祖 B.北魏孝文帝 C.利玛窦 D.马可?波罗 04.(2013年北京卷文综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制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05.(2013年江苏卷历史2)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06.(2013年海南卷历史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07(2013年山东卷基本能力2)虚拟表演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讲究“以无当有“,演员用想象演戏,观众以想象看戏,通过演员的高超表演,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右侧各图中京剧演员的动作与开门、关门、上楼、下楼依次对应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考查形式 以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察古代东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脉络以及特点。以材料或者图表呈现,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及比较归纳的能力。 考点快速识记: 百家争鸣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三个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没落奴隶主贵族、小生产者。 五大派别:儒、墨、道、法、兵。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一个目的: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一种方式: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个统一:文化上的统一。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思想家思想主张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宋明理学四大思想家:李贽“离经叛道”;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经世致用;王夫之唯物思想。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地位演变时代 思想内容 地位 原因 春秋 仁、礼、中庸、为政以德 不被重视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性 战国 仁政、王道、舍生取义 不被重视 强调仁义、与争霸的社会环境不符 秦朝 受到压制 国家初建,崇尚法家 西汉 大一统、君权神授 确立正统地位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改造后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朝 “存天理,灭人欲”、“心即理也” 理学兴起,重塑正统 理学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明末清初 “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经世致用” 受到批判 儒学呈现守旧、迂腐之态,封建专制统治加强 四大发明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诗歌与小说两大趋势:逐渐成熟、完善;逐渐通俗化、大众化。 六个阶段:先秦、汉代、唐朝、宋代、元代、明清。 七种文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 戏曲发展萌芽:源于原始宗教“傩”完备:宋代“南戏”成熟:元杂剧高峰:京剧。 【基础练习】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④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此人可能是(  )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在当今,能成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