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古代史备考复习的思考与建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年古代史备考复习的思考与建议.ppt

09年古代史备考复习的思考与建议 浙江上虞中学 高国荣 献给致力于高考研究者的一句话 许多人都以为生活是由偶然和运气组成的,其实不然,它是由规律和法规组成的。 —比尔·盖茨 09年古代史备考复习的思考与建议 1、新课程古代史高考试题命制回顾及启示 2、古代史备考复习最后阶段的一些建议 3、由当今两大时政热点透析新课程古代史的两个偏冷点 新课程古代史高考试题命制回顾及启示 (1)回顾: 1、新课程高考:宁夏、广东、山东、海南四省区2007年、2008年;江苏2008年。 2、五省区2年(2007—2008)古代史共命制76题选择题,13题材料型主观题,合计89题。 五省区新课程古代史高考题分布 新课程古代史高考试题命制回顾及启示 (2)一些启示: 1、古代史考查分值缩小。分值缩小,投放时间精力也有必要减少,但要看准,且狠。 2、古文材料型情境选择题命制可能性极大(主观题大多文言文材料)。最后阶段有的放矢指导与突破古文材料的解读。 3、考查主干知识、核心概念为主,考查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能力题占多数,难度比较大或者说很大。训练能力题为主。 ▲ 核心概念 什么是“核心概念”? 在知识体系中有不可缺的地位,对于掌握知识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着关键作用的概念。 戴加平老师认为,核心概念的掌握不能仅仅停留于内涵与外延,还应围绕这一概念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有认识价值的小专题。 核心概念 以必修一古代史部分为例,下面这些概念可供参考(戴加平老师整理): 政治制度/政治变革;专制/民主;人治/法治;直接民主制; 宗法制/分封制;神权/王(皇)权;大一统/中央集权;皇帝制/君主专制;郡县制/行省制;监察制度/选官制度; 城邦制度/公民 习惯法/成文法/自然法 罗马法 ▲ 古代史备考复习最后阶段的一些建议 1、文史常识补充,关注浙江乡土史(古代部分)。 (1)文史常识:天干地支、生肖称谓、风俗节日、饮食文化、官职称呼、风水地理节气、文史体载、科举考试等。 (2)浙江古代人与事:大禹 、王羲之、古城杭州与绍兴、河姆渡文化、绍兴兰亭 古代史备考复习最后阶段的一些建议 2、转换视角,整合内容,构建区域史和阶段史,增强时空性,透析问题。 如:区域经济视角,透析古代江南经济的发展。 又如:明清史,透析明清政治与经济的阶段特点。 ▲ 古代史备考复习最后阶段的一些建议 3、研究考点,增强课堂教学与训练的有效性。 考点是指命题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及相关问题之处。 依据《课标》、《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及新课程高考历史命题特点研究考点很有必要,这样做会增强讲与练的有效性。 古代史特别关注的考点 中古政治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唐科举制和元行省制、明清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中古经济 经济政策、商品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江南的经济 古代史特别关注的考点 中古思想 诸子百家、儒家思想的演变 中古科技文艺 科技成就及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特点、文艺代表作及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 古代史特别关注的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机构及运作方式、罗马法的形成及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罗泰戈拉、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成就和观点 ▲ 两大时政热点与两个偏冷点 (1)西藏问题——中国古代的民族问题 (2)金融危机——古代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 透析新课程古代史的两个偏冷点 (1)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国家的民族问题,这方面近几年高考命题概率很高。高中新课标古代史有关民族方面内容很少,我认为是个“偏冷点” 。 (2)我们必须关注经济问题。从高中新课程古代史来说,经济史也有不少,但区域经济是个“偏冷点”,加之浙江地处江南地区,所以决定以“古代江南经济的发展”为视角来整合课本内容,透析相关问题。 ▲ 新课标古代史民族问题 1、“大一统”政治推动中华民族的形成。 (1)秦汉时期“大一统”政治形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2)江南经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 (3)秦汉时期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有共同的经济、共同的地域、共同的文化的中华民族基本形成。中华民族形成反过来巩固“大一统”政治。 大一统 《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古代封建王朝统治全国称为大一统。 大一统,是一种概念,一种拥有无限向心力的概念。大一统,是一种气魄,一种积极开拓奋发向上的气魄。大一统,是一种胸怀,一种兼收并蓄包容一切的胸怀。 大一统,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至凝聚。 ▲ 新课标古代史民族问题 2、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