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卫星CH6.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篇 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卫星通信概论 6.1???卫星通信的概念 静止卫星(FIG COLOR) 6.1.2 卫星通信的特点 星蚀和日凌 6.1.2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卫星通信线路 2、使用的频段 具体频段值 6.2 卫星通信的发展 6.2 卫星通信的发展(C1) 6.2.1 国际卫星通信的发展 2、国家和区域卫星通信系统 中国卫星的发展情况 6.2.3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总结与补充) DFH-1 Echo-3 DFH-2 JUNK IN THE SPACE 三颗卫星覆盖地球示意图 静止卫星的两极通信盲区 气象及资源勘察卫星 The first solar cell Microwave Radio Relay 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 DFH-3 Wei , dongxi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T), P. R. China. 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工程系 通信所 第6章 卫星通信概论 第7章 卫星通信系统 第8章 卫星通信系统信号传输技术 第9章 卫星通信网 6.1?? 卫星通信的概念 6.2 卫星通信的发展 6.3 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6.1.1 基本概念 什么是卫星?FIG 卫星通信 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或反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 宇宙通信的三种形式 ① 地球站与宇宙站之间的通信; ② 宇宙站与宇宙站之间的通信; ③ 通过宇宙站转发或反射实现的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是宇宙通信的第三种形式。 (通信双方能够看到卫星 FIG) 优点 通信距离远,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覆盖范围大,且便于实现多址联接通信 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能传输的业务类型多 便于地球站自行检测所发射信号的质量 机动灵活 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 缺点 要有高可靠、长寿命的通信卫星。 静止卫星在地球两极地区有通信盲区,在高纬度地区的通信效果不好 (FIG) 静止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 抗干扰性能差 保密性能差 静止卫星通信具有较大的传输延迟和回声干扰 静止卫星存在星蚀和日凌现象 工作频段的选择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 ① 该频段电磁波应能穿过电离层,大气吸收小,传播损耗和外界附加噪声小。 ② 可供使用的带宽大,以便尽可能增大通信容量。 ③ 较合理地使用无线电频谱,尽量避免与其它通信系统之间产生互相干扰。 ④ 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和设备,并便于与现有通信设备接口。 关系到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 ① 通信容量、通信质量。 ② 通信可靠性。 ③ 设备的复杂程度,如天线尺寸、接收机的灵敏度等。 ④ 卫星转发器的发射功率 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至1964,1945英的Arthur C.Clarke 美国、前苏联先后研制出的低轨道无源、有源及准同步实验卫星 1951 年 微波中继 Bell Lab Microwave Radio-Relay Skyway The system was designed to carry television signals as well as telephone messages PIC 1954年 Bell Lab 发明The Solar Cell PIC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P 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及40.002兆周,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此外还安装有一台磁强计,一台辐射计数器,一些测量卫星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元件及作为电源的化学电池。它距离地面最远时为964.1公里,最近时为228.5公里,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5度,以96.2分钟时间绕地球1周,卫星在天空中运行了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陨落 1960年4月美国发射了Echo-1 (后来Echo-2、现代Echo-3P) 1962年7月,美国ATT发射了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Telstar I首次实现了穿过大西洋的电视信号和电话信号的传输 V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