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五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doc

江苏省第五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第五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doc

江苏省第十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 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介绍 一、小麦品种 麦一审定编号 苏审麦201101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宁0569”,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以宁9312*3/扬93-111,于2007年育成,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审定,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010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4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8%。2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6%。 幼苗直立,叶片较窄,叶色淡绿抗寒性较强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穗大粒多。株型较松散,耐肥抗倒性一般。长芒白壳红粒,纺锤型穗,籽粒半硬质。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0天,较对照迟熟2天;株高.2厘米,每亩有效穗3.1万穗,每穗.2粒,千粒重.3克。接种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白粉病,感纹枯病,抗黄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0-2010年度两年平均结果:容重克/升,粗蛋白含量1.3%,湿面筋含量2.7%,稳定时间.1分钟。五栽培技术要点1、适期播种。适播期0月至11月。 2、合理密植。适期播种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迟播适当增加。 3、肥水管理。施纯氮1公斤左右,基苗肥占70%,拔节孕穗肥占30%。4、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化学除草,虫5、及时收获。扬麦21 一审定编号 苏审麦20102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由以9号/红蜷芒,于200年育成,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淮南麦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010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6%。2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公斤,较对照扬麦11号增产.4%。 幼苗直立,叶片宽,色深。分蘖力,成穗数中等,抗寒性较强。株型稍松散,耐肥抗倒性。穗层整齐,纺锤型穗。长芒、白壳、红粒,籽粒、饱满度好,千粒重高。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4天,较对照迟熟2天;株高.6厘米,每亩有效穗.2万穗,每穗.3粒,千粒重.1克。接种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粉病,感纹枯病,抗黄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0-2010年度两年平均结果:容重克/升,粗蛋白含量1.8%,湿面筋含量2.0%,稳定时间.6分钟。容重克/升,粗蛋白含量1.2%,湿面筋含量.9%,稳定时间.1分钟。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适播期为10月至11月。 2、合理密植。基本15 -20万。 3、肥水管理。一般亩施纯氮1公斤左右,基肥平衡肥拔节穗肥田间沟系配套,防止明涝暗渍。 4、病虫草害防治。及时化学除草,虫虫5、及时收获。淮麦31 一审定编号 苏审麦20103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0559”,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20/邯郸4564,于2006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010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5公斤,较淮麦18增产3.67%,增产不显著。2008-2010年度两年平均亩产.0公斤,较对照淮麦增产.8%,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公斤,较对照淮麦20增产.2%。幼苗半匍匐,叶色深,抗寒性较好。分蘖力,成穗。株型较,茎杆弹性,抗倒性。穗层整齐熟相好纺锤型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23.1天,较对照淮麦熟天;株高8.7厘米,每亩有效穗3.4万穗,每穗3.5粒,千粒重.3克。接种鉴定结果:感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抗黄花叶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2002010年度三年平均结果:容重8克/升,粗蛋白含量1.2%,湿面筋含量.9%,稳定时间.2分钟;200年容重82克/升,粗蛋白含量14.%,湿面筋含量.3%,稳定时间.1分钟。 五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10月上旬至1月旬播种均可,最适播期为10月5-日。 2、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5-18万,粘土及肥的适当增。3、肥水管理。亩施纯氮1公斤左右,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以5∶1∶4为宜, 4、病虫草害防治。及时化学除草,虫虫5、及时收获。中研麦1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麦20104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由以,于200年育成,属性中熟小麦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麦区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2010年度参加江苏省年平均亩产.6公斤,较对照增产2.%,2008-2009年度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9-2010年度平均亩产478.4斤,较对照增产.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10-2011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公斤,较对照麦增产.0%。 幼苗半匍匐,叶色。抗寒性抗倒春寒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