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论黄宗羲墓志铭破体为文现象.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黄宗羲墓志铭破体为文现象.pdf

2014年 第 4期 重 庆 三 峡 掌 院 学报 No.4。2014 第 30卷 (152期) JOURNALOFCHONGQINGTHREEGORGESUNIVERSITY 、b1.3ONo.152 浅论黄宗羲墓志铭 “破体为文’’现象 李爱贤 (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20) 摘 要:黄宗羲打破墓志铭四言铭文的固定句式,在铭语中大量使用虚词;改变墓志铭固定 的写作程式;在具体的写作中运用了议论、抒情等手法;一改前人称美不称恶的写作体例;在记 叙墓主生前事迹的同时加入了对自我的强烈观照。这些 破“体为文”的做法,突破 了墓志铭 “用” 的功能价值,提升了墓志铭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地位,对后世的墓志铭创作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黄宗羲;墓志铭;破体为文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4)04-0080—04 一 、 破体 破体,原本是书法用语,是区别于 “正体”而言的一种写法,是对 “正体”的突破和创新。唐代张怀 璀 《书断》谓:“王献之变右军行书,号日破体。”戴叔伦 《怀素上人草书歌》云:“始从破体变风姿”1【JlB。 “唐李颀 《赠张诗》有:小‘王破体咸支策’,小王指王献之,清倪涛 《六艺之一录》引徐浩语云: 钟‘ (繇) 善真书,张 (旭)称草圣,右军 (王羲之)行法,小王破体,皆一时之妙。’破体谓行书小纵绳墨,破右军 之体也。”2【可见,在书法写作当中,破体便是 “小纵绳墨”,而使字体富有创造性。 在文学创作中,这种破体现象早 已有之: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中说:“孟坚之颂,尚有似赞之讥; 士衡之碑,闻类赋之贬。,,3【1弱”萧齐时的张融也在 《门律 自序》中指出:“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 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吾之文章,体亦 何异,何常颠温凉而错寒暑,综哀乐而横歌哭哉?政以属辞多出,比事不羁,不吁不陌,非途非路耳。然 其传音振逸,鸣节辣韵,或当未极,亦已极其所矣。汝若复别得体者,吾不拘也。”[4]729可见,张融 自觉地 突破文体限制,融各体之长,文章为世人所惊,收效甚好。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钱钟书 《管锥篇》中:“名 家名篇,往往破体,而文体亦因以恢弘焉。”5【】6周振甫 《文章例话 ·破体》中:“破体就是破坏旧的文体, 创立新的文体。”[61213这些都是文学创作中破体的现象。 一 般而言,自文体被划分开来以后,一文一样,每个文体大体上都有 自己独特的写作规范、文体特征 及用途。然而,一种文体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其他文体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情况下完成的, 正如吴承学所说:“在文体史上,各种文体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后世很 多作家在进行某种文体创作时,会不时地融入其他成熟文体的创作元素,打破文体原有的稳定性和固定创 作范式,使文体表现出不同于原有文体的特点来。这看似是对原来文体的破坏,其实不然,因为 “破体, 往往是一种创造或者改造。不同文体的融合,时时给文体带来新鲜的生命力。”【】n。在很多情况下,“破坏” 也就意味着创新,这种 “破坏”正是新文体的审美价值所在。 二、黄宗羲墓志铭破体为文的表现 收稿B期:2014-05—07 作者简介:李爱贤 (1987-),女,甘肃古浪人,兰州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元明清文学。 一 80一 It庆 三 峡 学 院 学 报 大槐在 《论文偶记》中肯定了文章中虚词的使用, 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黄宗羲在进行墓志铭 说 “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fll1,就是说虚词用得 创作时也不 自觉地运用 了其他文体的一些表现手 好,能使文章情感有声有色,跌宕抑扬,收到尺水 法,使得其墓志铭表现出新的气象来。黄宗羲墓志 兴波,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妙效。如黄宗羲 《谢时 铭 “破体为文”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