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ppt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Petroleum migration)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正常压实作用排液方向 (四)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五)、扩散作用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 2、游离相运移 3、相态演变方式 四、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六、初次运移时期和有效排烃厚度 一个有含油远景的地区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油条件 和有利的初次运移条件,而且必须是油气生成深度与 该层高压释放的深度恰当配合时,油气初次运移才能 真正实现,才是有效生油岩,否则,就只能生成含沥 青的页岩,而无法产生真正的生油岩。另外,初次运 移方向和排烃的有效厚度是定量评价含油气盆地的资 源远景必不可少的参数。因此,研究油气初次运移出 现的深度和时期、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距离和有效 排烃厚度尤为重要。 1、初次运移出现的深度和时期 2、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距离和有效排烃厚度 第三节? 油气二次运移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作用力 1、二次运移的浮力 2、二次运移的毛细管力 3、水动力 ???二次运移能否进行,取决于浮力与毛细管阻力的相对大小,以及水动力的存在与否及其大小与方向 二、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三、油气二次运移的指向及意义 四、二次运移中油气性质的变化 油气主生成期是初次运移发生的最早时间。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具体的时间必须研究初次运移的条件和结果。 (1)根据压实阶段确定 早期压实阶段石油尚未生成,重结晶阶段石油难以排出,故最重要的初次运移发生在晚期压实阶段(青柳宏一和浅川忠(1979)) 考虑有利的压实期(作为排烃期)与主生油期的匹配关系。因而是建立在“压实水流模式”的基础之上的,有其局限性 . 地区地温梯度对运移的影响 (2)异常高压确定: 异常高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 根据泥岩压实历史,结合油气生成史等地球化学分析可确定油气初次运移的时间和深度。把孔隙度剖面与地球化学资料结合起来,认为含烃量异常即为初次运移。 图中Ch/Co比值负偏离正常趋势线的异常段,表示烃含量突然减少,是运移深度段。此法要求沉积剖面有相同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成分。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孔隙度剖面与异常压力剖面结合起来判断,认为在有机质成熟后的强压差带是初次运移阶段。 渤海盆地中的几个凹陷运移期的分析:老第三系大量生油的温度一般是95~110℃即埋深2700~3200m,此深度又出现了强压差带,认为这个深度是初次运移段。有机包裹体是运移期油气的原始样品,通过成岩序次的研究,测定有机包裹体形成的温度,也可确定油气运移的时间及深度。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3)根据有机包裹体确定? 有机包裹体是运移期油气的原始样品。通过成岩序次的研究,测定有机包裹体形成的温度,就可确定油气运移的时间及深度。 方向:初次运移的方向取决于油气初次运移的 驱使因素和通道特征。 烃源岩内的孔隙压差是最重要的驱使因素,这个压力差的方向主要是垂向的,侧向变化居次要地位;受最小应力S3(一般为水平的)控制的微裂缝方 向也是近垂直的,所以,初次运移的方向主要是垂向的。但实际运移方向常与生、储组合型式有关。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排烃距离:取决于上下层段储层与生油层压力差的大小及排液通道的畅通情况。当生油层较厚时,中间流体不能及时排出,油气滞留于生油层中。蒂索和威尔特(1971)对阿尔及利亚泥盆系生油岩研究,发现只有距储层上下各14m的距离内能运移出去。也就是说烃源岩排烃的有效厚度为20~30m,如果在厚的生油层中有许多砂岩夹层,将大大增加排烃的有效厚度。 排烃效率:是指烃源岩排出烃的质量与生烃的质量百分比。烃源岩中排出油气的效率是很低的。 一个独立生油层段的压力—深度曲线示意图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一、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 二次运移的介质环境:主要为孔隙空间、渗透率都较大的渗透性多孔介质,毛细管压力变小。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综上:连续游离相运移 储层渗透率高—视为多孔介质中的渗流作用。 ——油气以游离相态进入储层: 油气 表面张力 油滴、气泡 油柱(链) 运移 —以溶解状态进入储层 温度、压力降低,油分离成游离相态运移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章 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ppt
- 第二章 矿山地质概况.doc
- 第二章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ppt
-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副本.ppt
-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ppt
- 第二章++结构设计方法.ppt
- 第二章_岩心分析.ppt
- 第二章_聚合物的流变性质.ppt
- 第二章_设计方法学.ppt
- 第二章井下各种压力的概念.ppt
- 2024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4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年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招聘笔试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2024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4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4河南轻工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