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课 冶金考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发明了炒钢法,在产业革命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马克思怀着极大的热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不管怎样赞许也不会夸大了这一革新的重要意义。 * 生铁一般指含碳量在2-4.3%的铁的合金。又称铸铁。生铁里除含碳外,还含有硅、锰及少量的硫、磷等,它可铸不可锻。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炼钢生铁里的碳主要以碳化铁的形态存在,其断面呈白色,通常又叫白口铁。这种生铁性能坚硬而脆,一般都用做炼钢的原料。铸造生铁中的碳以片状的石墨形态存在,它的断口为灰色,通常又叫灰口铁。由于石墨质软,具有润滑作用,因而铸造生铁具有良好的切削、耐磨和铸造性能。但它的抗位强度不够,故不能锻轧,只能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铸造各种机床床座、铁管等。球墨铸铁里的碳以球形石墨的形态存在,其机械性能远胜于灰口铁而接近于钢,它具有优良的铸造、切削加工和耐磨性能,有一定的弹性,广泛用于制造曲轴、齿轮、活塞等高级铸件以及多种机械零件。此外还有含硅、锰、镍或其它元素量特别高的生铁,叫合金生铁,如硅铁、锰铁等,常用做炼钢的原料。在炼钢时加入某些合金生铁,可以改善钢的性能。 *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经历失败后变得无能为力。后用来比喻使火爆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 我国古代铁碳合金钢技术 古代炼制的钢是指含碳量处于0.1~2.11%间的铁碳合金钢,或称为碳素钢。陨铁是镍钢。 铁碳合金的机械性能取决于碳的含量及其在铁中的存在形式。低碳的熟铁质地太软而高碳的铸铁又太脆。只有碳素合金钢可以通过调整含碳量和退火等热处理技术,调整得到合适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炼钢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器时代的成熟。 西汉炒钢技术 铸铁柔化术是中国古代钢铁业的另一重大发明。铸铁炼制出来之后,因为性脆、缺乏韧性而不适合锻造优良的铁器。炒铁是古代中国钢铁冶炼的重大发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炼铁术。 方法是把含碳量过高的可锻铸铁加热到半流体状态,再和铁矿石粉混和起来不断“翻炒”,让铸铁中所含碳元素不断渗出、氧化,从而得到中碳钢或低碳钢。如果继续炒下去,就得到含碳更低的熟铁。这种方法始于西汉,东汉的《太平经》中就明确记载了炒铁技术。 最早的炒钢制品 徐州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现:楚王陵保存着一处完整的西汉楚王武库,库中堆满各式成捆的实战楚汉兵器,兵器虽历时2000多年,依然锋利无比,轻轻一划刃锋力透十余层厚纸。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对武库铁器的研究分析表明:当时的钢铁技术正处于发展时期,淬火工艺、冷锻技术、炒钢制作均已使用。楚王陵的年代下限为公元前154年,这表明我国在西汉早期(公元前2 世纪中叶)已发明并使用了炒钢技术。 灌钢 两晋南北朝时,新的灌钢技术兴起了。这种方法是先将生铁(铸铁)炒成熟铁,然后同生铁一起加热,由于生铁的熔点低,易于熔化,待生铁熔化后,它便“灌”入熟铁中,使熟铁增碳而得到钢。这样,只要配好生熟铁用量的比例,就能比较准确地控制钢中含碳水平,再经过反复锻打,就可以得到质地均匀的钢材。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工效提高较大,因此南北朝以后成为主要炼钢方法。灌钢技术在南北朝时已相当流行,这种方法是在炒钢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百炼钢 中国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其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 ,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百炼钢有所减少。 石—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第一块里程碑, 铜—第二块 铁——第三块 人类创造了石器、铜器、铁器,这些物质有推动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 人类的发展与工具的使用密不可分,语言和使用制造工具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石—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第一块里程碑,铜—第二块、铁——第三块。 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在寻找合适的石料以打制石器时,自然铜是不难发现的,最初大概他们也曾将自然铜矿石作为石料去打制、磨制以做成器物,在实践中发现自然铜有一种石头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不像石头那样容易碎裂、剥落,而是可以锤薄,甚至拉长,而且铜制器还发出悦目的金属光泽,用以制成装饰品佩带,可以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 * 从远古时代以来,自从金属被提炼出来之后,人类的生产生活与金属及其制品的关系就变得日益密切。冶金技术,尤其是青铜和钢铁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1917 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要奠基人 * 考虑到考古工作者经常接触的只是各类考古遗址中的金属遗物,因此重点讲述青铜器的科技考古研究,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