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遥感应用.ppt
第六章 遥感应用 植被遥感 植被是环境的重要组成因子,也是反映区域生态环境的最好标志之一,因此植被调查是遥感的重要应用领域。 任务:在影象上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长势等信息,以及对植被的生物量做出估算。因此它可以为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一)植物的光谱特征 1、健康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 2、影响植物光谱的因素 1)植物本身的结构特征 A、 叶子的颜色 叶子中含有多种色素,含有的色素不同,叶子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其反射光谱特征也不相同。在可见光范围内,其反射峰值落在相应的波长范围内。 B、叶子的组织构造 栅栏组织对兰色光和红色光强烈吸收进行光合作用,海绵组织对近红外光强烈反射,形成光谱曲线上的最高峰区。 C、叶子的含水量 同其它地物一样,随着植物叶子含水量的增加,使整个光谱反射率降低。 D、叶面积指数——植物所有叶子的累加面积总和与覆盖地面面积之比。 叶面积指数小,不能形成对地面的全覆盖时,这时传感器接收的是植物和下垫面两者的反射光,当叶面积指数5时,几乎不受下垫面的影响。 2)外界(气候、土壤、地形、施肥、灌溉)外界的影响也是通过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表现的。 (二)不同植物类型的划分 1、不同植物其叶子的颜色与组织构造不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 2、利用植物的物候期差异来区分植物 如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同一种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 3、根据植物生态条件区别植物类型 生态条件(温度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地貌条件),这些条件在一个地区综合影响植被的分布,但其中的主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植被的垂直分布 4、高分辨率影象可根据形状和纹理来区分乔木、灌木和草本。 (三)植物生长状况解译 根据受损植物与健康植物光谱曲线的比较,可以确定植物受伤害的程度。 (四)大面积农作物遥感估产 1、农作物的识别 大面积的农作物除了具备与一般植被相似的光谱特征外,大部分都分布在地面较平坦的平原、盆地、河谷内,少量分布在山坡、丘陵的顶部。 影象使用 低分辨率:风云一号 中等分辨率:landsat CBERS 高分辨率:如IKONOS和航空遥感影象。 1、种植面积估算(A) 2、根据长势监测确定估产模式 长势监测根据植被指数来确定 植被指数的种类有: 比值植被指数:RVI=NIR/R 归一化植被指数:NVI=NIR-R/NIR+R 正交植被指数:PVI=1.6225(NIR)-2.2978(R)+11.0656——NOAA卫星 PVI=0.939(NIR)-0.344(R)+0.09——landsat卫星 差值植被指数:DVI=NIR-R Y=a+bVI 其中y——某农作物单产 VI——选定的植被指数 a、 b为系数 y总=YA (五)遥感植被解译应用 1、植被制图 2、城市绿化调查与生态环境评价 3、草场资源调查 4、林业资源调查 高光谱遥感 定义——高光谱遥感就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简称,即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象数据的技术。——成像光谱仪 与常规遥感相比 1、波段窄 10nm TM3(0.63-0.69) 60nm TM4(0.76-0.90) 140nm 2、光谱连续,常规遥感有间隔 在0.4μm -2.4μm之间分为200多个波段 3、可得到地物的完整光谱曲线 五、“3S” 遥感(remote sensing)——R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一)RS (二)GIS——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作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 (三)GPS 功能1、定位——经纬度、海拔 2、导航——引导运动载体驶向预定目标 (四)关系 RS和GIS——RS为GIS动态提供和更新各种数据,GIS为RS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技术手段 GPS和GIS——通过GIS,GPS的定位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获得实时的、准确的、形象的反映及漫游查询。 RS和GPS——从GIS角度看,RS和GPS都是数据源,GPS的精确定位功能克服了RS定位困难的问题,使得RS快速进入GIS环境。 谢 谢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