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1000Base-T与1000BaseTX.docVIP

基于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1000Base-T与1000BaseTX.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1000Base-T与1000BaseTX.doc

基于双绞线的千兆以太网1000Base-T与1000Base-TX1000Base-T 1000Base-T技术能在五类线(通过TSB-95认证)上提供1000Mbps的传输带宽,而五类线是在LAN体系中最广泛采用的物理媒体。 IEEE的标准化委员会在1999年6月正式批准1000Base-T成为一种以太网标准。 它是一种使用5类UTP作为网络传输介质的千兆以太网技术,最长有效距离与1000Base-TX一样可以达到100米。 用户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在原有的快速以太网系统中实现从100Mbps到1000Mbps的平滑升级。 与 1000Base-LX、1000Base-SX和1000Base-CX网络介质不同,1000Base-T不支持8B/10B编码/译码方案, 需要采用专门的更加先进的编码/译码机制。 如图所示,1000Base-T是千兆以太网4个物理层之一,收发机制为千兆以太网的两个标准之一: IEEE802.3z或称1000Base-X和IEEE802.3ab或称1000Base-T。 在1000Base-T之前的1000Base-X技术采用三种物理介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和25米的短距离屏蔽铜缆。 由于目前的大多数布线系统是采用的5类双绞线,1000Base-T标准可支持在符合ANSI/TIA/EIA-568A(1995) 标准的5类双绞线上运行千兆以太网。1000Base-T采用4对5类双绞线完成1000Mbps的数据传送,每一对双绞线传送250Mbps的数据流。 1000Base-T要点:? 4对线全都使用(全双工) 全双工运行网络设备需要串扰/回声消除技术 超5类及更高的布线系统都可以支持 4级编码(PAM-5) 每个信号电平代表2比特 每秒发送125M符号 与100Base-Tx符号速率相同 降低噪声的干扰 每对线支持250Mbps的数据速率(每个方向) ? 1000Base-Tx 1000Base-TX也是基于四对双绞线,但却是以两对线发送,两对线接收( 类似于100Base-TX的一对线发送一对线接收)。由于每对线缆本身不进行双向的传输,线缆之间的串扰就大大降低,同时其编码方式也相对简单。这种技术对网络的接口要求比较低,不需要非常复杂的电路设计,降低了网络接口的成本。但由于使用线缆的效率降低了(两对线收,两对线发),要达到1000mbps的传输速率,要求带宽就超过100mhz,也就是说在五类和超五类的系统中不能支持该类型的网络。一定需要六类系统的支持。 2对线接收,2对线发送 网络设备无需回声消除技术 只有6类或更高的布线系统才能支持 ? ? Cabling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的相关文章 ? ? The case for Category 6 as a Gigabit Ethernet infrastructure The 1000Base-TX standard will pave the way for lower cost gigabit-speed systems. We often hear the mantra of the cable industry-future proof your cabling system. But with 1000Base-T (Gigabit Ethernet) designed to work over existing Category 5 and 5e systems, is there a solid economic justification to deploy Category 6 cabling? In short, yes. Category 6 is not only the best choice to assure sufficient headroom for real-world implementation of Gigabit Ethernet, it also provides the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lowering the total system cost of Gigabit Ethernet. To understand why Category 6 cabling will soon become a critical path in the progression of Ethernet, lets first examine the path our industry has taken. Dr. Robert Metcalf invented Ethernet while working for Xerox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