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杨丽萍《雀之灵》的艺术评析.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丽萍《雀之灵》的艺术评析.pdf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 JOU刚NAL0FZ姒NGZHOUNORMALUNIVERSn-Y N0.4,2雠 (总第70期) (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Genera]No.70 杨丽萍《雀之灵》的艺术评析 庄毅南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初教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雀之灵从传统孔雀舞中脱胎、演变、创新而来,但在形式上更具个性化、现代化、图象化,而在内在 传承上却更回归生命本体价值。更回归文化内在价值。这种内外的张力形成了《雀之灵独特的艺术魅力,打上 了杨丽萍强烈的个人烙印。 [关键词]杨丽萍;《雀之灵》;舞蹈评论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68X(2008)04-121—03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 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唐以 来史籍称傣族为“黑齿”、“金齿”、“银齿”或“绣脚”,又称傣族为“茫蛮”或“白衣”;宋沿称傣族为“金齿”、 “自衣”。自元至明,“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佰夷”。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傣族居住 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气候炎热,雨量充沛,被称为“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傣族也被称 为“水一样的民族。”以贝叶文化为代表的傣族文化.在文学、天文、医药、法律、音乐、舞蹈等方面都历史悠 久,影响深远。在傣族的众多艺术形式中,影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傣族的舞蹈,而孔雀舞是其中最为经典 的。 一、孔雀舞的文化含义 孔雀舞,在德宏傣语为“嘎洛永”,在西双版纳傣语为“凡糯永”。“嘎”和“凡”都是跳或舞之意;“洛永” 和“糯永”都是“孔雀”之意。孔雀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每当盛大的 节日如“泼水节”和隆重的集会时总要进行表演。傣族人民十分喜爱和崇敬孔雀,认为孔雀最美、最善良, 以孔雀为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歌颂自己的民族,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演时,舞者 头载宝塔形金冠及面具,身背孔雀架子道具,以象脚鼓、镲等乐器伴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及歌舞剧 的表演。单人孔雀舞多表现一只孔雀已被恶魔抢走,另一只孔雀在森林里飞跑寻找的情景。借以歌颂孔雀 的善良性格和互为依存的群体精神。双人孔雀舞则是取材于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民间传说《召树屯 与喃木诺娜》(即王子与孔雀公主)。 过去,孔雀舞均由男性表演,舞蹈时头戴尖塔盔假面,身跨孔雀架子道具。跳单人孔雀时戴女性假面; 跳双人孔雀时戴一男一女假面。他们在舞蹈中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 晒翅、抖翅、展翅、开屏、飞翔等等,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象脚鼓)伴奏,给人以质朴、优雅的感染。 双人孔雀舞也称“凡南诺”,最具代表性的双人孔雀舞流传在景洪县。“南”意为“高贵的女性”,“诺”意为 “雀”或“鸟”;“凡南诺”可译为“雀公主舞”,此舞主要表现雌雄两只孔雀的飞翔、相对而舞的情景。潞西县 芒市的孔雀舞,原是表演“孔雀与魔鬼”的三人舞,后演变为独舞,以孔雀道具做得大而精美华丽、开合自 如吸引着广大观众。 (收稿El期】2嗍一I伊一30 【作者简介】庄毅楠(1982一).女,福建省南靖县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 ·121· 万方数据 2008年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孔雀舞是傣族先民情趣的流露,也是神人叙事性的肢体语言,在孔雀舞飘逸动态结构背后.蕴涵着傣 族人家丰富的生命意义。它昭示着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与崇拜,构建起了一个芸芸众生普通 灵魂能够进人的艺术、精神的空间,也构建了傣族民众族群识别的标志和强化生命记忆的境象,是傣族民 族历史上最具有生命意义,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舞蹈。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