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6期.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第26期.doc

总第26期 中国家族企业 Chinese Family-run Enterprise 国美之争折射中国式家族企业治理难题 被家族影响的企业家 家族企业担心富不过三代不如趁早转型 管理机制“去家族化” 李锦记:家族企业传承成功样板 新家族主义:佳能的共生型公司治理 孙氏家族企业的败笔 中国家族企业 Chinese Family-run Enterprise 尊敬的读者: 安徽省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报刊文献资源、数据库资源、电子资源,网络媒体以及广播电视媒介,此外,我们还拥有资深的信息检索人员。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我们愿意为省内外机构、工商企业、提供媒体信息搜集和整理服务。 本剪报所有文章均摘自公开报刊,如您有需要更为详细的内容及跟踪报道,请与我们联络。 安徽省图书馆报刊部 主办单位:安徽省图书馆 地址:合肥市芜湖路74号 邮政编码:230001 电话:0551—2881159 0551—2881058 联系人:刘民,范晓翔 email:qk@ 本期聚焦 ○国美之争折射中国式家族企业治理难题 ○福布斯首度发布中国家族企业调查 ○被家族影响的企业家 市场观察 ○家族服装企业面临“交班潮” 后继无人成难题 ○家族企业担心富不过三代 不如趁早转型 ○家族企业模式仍然可行. 管理在线 ○第一代创业者溢价 ○管理机制“去家族化” ○家族企业传承不再 ○鲁桐:家族企业面临的公司治理问题 案例分析 ○李锦记:家族企业传承成功样板 ○新家族主义:佳能的共生型公司治理 沙龙点睛 ○孙氏家族企业的败笔 【本期聚焦】 国美之争折射中国式家族企业治理难题   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同以陈晓为首的董事会之争,将在9月28日召开的特别股东大会上一见分晓。这场“两个男人的对决”,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内部博弈,折射出中国式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转型的爱恨纠结。   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权掌握在谁手里?   家族企业在走向公众企业的过程中,普遍会面临公司治理结构的困境。9月12日,在阿里巴巴集团举办的第六届“西湖论剑”上,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坦言也曾遇到管理决策的难题。2007年前后,在国际CEO掌握联想公司管理权的时候,把柳传志和杨元庆看好的电话业务坚决砍掉了。柳传志心里不同意,“但是我只是非执行董事,不能在看不准的情况下干预人家”。   其实,柳传志在去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就谈到,并购IBM,花了17.5亿美元买到的三样非常想要买的东西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得的就是,怎样在国际化的商业环境下建立好的董事会,以及处理好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关系。所以,柳传志当时作为联想公司的创始人,对于CEO的决策即使再不同意,也不会特别去干预他的决策。   这样严格按照公司治理规则办事的民营企业并不多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一般是创始人自己掌舵,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上市之后创始人通常成为大股东,把自己对企业的部分控制权交给董事会。董事会不只对大股东负责,于是在控制权的问题上,矛盾就出来了。   据了解,美国对公众企业的认定标准是大股东掌握的股权比例要低于30%。按照这个标准,我国依然是家族控股企业居多。目前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权掌握在谁手里?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家分析报告》显示,在2009年受访的500家民营企业中,有60%的企业选择“董事会”,33%的企业选择“股东大会”,合计比例高达93%。此外,6%的企业选择“董事长”,1%的企业选择“总裁(CEO)”。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董事会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个形式,民营企业的重大决策还是控大股的人说了算。”李义平说,一般而言还是企业的创始人或者创始家族掌握着企业的最终决策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朝华认为,黄光裕和陈晓争夺控制权虽然激烈,但双方是按照合法的程序来争的,只能算利益之争。实际上在民营企业公司治理中,因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制保障,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家族控股企业有意把小股东的钱圈进来以后把公司做砸,把资金转移到其他企业里面等。   “从家族企业转向公众企业会有一个时间段,我们正处在这个坎儿上,出现问题也很正常。”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教授表示,西方国家企业发展有上百年的历史,很多一流的企业都是在发展到二三十年的时候真正把公司治理提上议程。“现在到了重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时候了,这和企业家本人的个性和推动有很大关系。”   张维炯目前是上海复星医药(13.51,-0.10,-0.73%)(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参加了几次董事会之后,他发现复星的董事会的决策程序比较民主,气氛也很融洽。他曾经提议复星推出主力业务,“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