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产业通讯.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薯产业通讯.doc

甘薯产业通讯 2014年第5期(总第34期)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主办 本 期 目 录 1、研发中心配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甘薯生产技术考察活动 2、研发中心组织专家赴日本参加第六届中日韩甘薯学术研讨会 研发中心配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甘薯生产技术考察活动 为调研我国甘薯生产及产业发展情况,提升甘薯综合生产能力,2014年11月10-13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共同组织了甘薯生产技术考察活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食处张毅处长和鄂文弟博士,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农业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专家等30余人参加本次考察活动。 与会代表先后参观考察了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示范基地,深圳市龙岗区的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广东省陆丰市的甘薯生产情况和福建省连城县的甘薯生产和加工情况。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独具特色,兼具试验研究和推广功能,试验田管理水平非常高,专家们赞叹不绝。深圳市龙岗区的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是深圳唯一的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得天独厚的核心区位优势,规模较大、功能完善、配套齐全、辐射范围广阔的绿色、安全、高效的农产品现代物流枢纽,其甘薯批发的数量和价格充分反映了鲜薯市场的整体销售情况。广东省陆丰市种植甘薯历史悠久,素有“甘薯县”之称,常年甘薯种植面积20多万亩。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9年从广东省农科院引进短蔓型优质甘薯新品种“广薯87”,通过科技人员的大力示范推广,短短几年时间,“广薯87”从示范面积0.9亩发展到现在的12.8万亩,现已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2013年,“广薯87”平均亩产2800公斤,销售价格为1.6元/公斤,亩产值4500元以上,每亩纯收入35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福建省连城县是我国著名的甘薯之乡,该县常年种植甘薯15万亩,加工产品畅销国内外,代表们参观的连城县保健食品厂、连城县联香园食品有限公司等甘薯加工企业产品种类齐全,档次较高,带动了当地甘薯产业的发展。 考察期间分别召开了甘薯优势区域发展研究修订讨论会和科学家、企业家合作讨论咨询会。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张毅处长主持了甘薯优势区域发展报告的讨论,马代夫研究员介绍了研究报告的成文过程,并提出报告中数据的使用,格式的统一,四大区划分等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来自农技推广管理部门以及科研单位的领导和专家,针对报告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提出了合理的修改建议和意见,特别是推广部门提出与省规划衔接的问题。 全国农技中心鄂文弟博士主持了科学家与相关企业及协会负责人座谈会,希望与会人员从产业发展的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并探讨相关对策。连城县农委领导介绍了连城县的甘薯生产和加工情况,分析了连城县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企业负责人也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瓶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在讲话中表示,为甘薯产业服务是国家赋于甘薯体系的重要职责,希望与会的企业家和专家能畅所欲言,认真分析甘薯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切实从甘薯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部分专家回答了企业提出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甘薯生产技术示范和加工企业的实地考察,与会的领导和专家比较充分地了解了甘薯生产及产业发展情况,并针对甘薯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刻地分析、交流和探讨,提出了提升甘薯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次活动使农技推广专家、科学家和企业家之间进行了深入互动,对促进甘薯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供稿) 研发中心组织专家赴日本参加第六届中日韩甘薯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日中韩国际甘薯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8-30日在日本鹿儿岛市政交流中心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18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马代夫研究员,副理事长刘庆昌、房伯平、李育明、李强研究员以及甘薯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参加了会议。 来自中日韩三国的27位专家就各自目前在甘薯遗传资源、甘薯栽培及生理、甘薯病虫害、细胞生物技术与分子育种以及甘薯加工与应用等五大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了精彩的专题发言,其中主题报告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刘庆昌教授的“中国甘薯分子育种研究进展”、韩国科学家郭尚洙“甘薯作为工业原料对边际土地的利用”以及日本科学家Yasuhiro Takahata的“日本甘薯的研究成果及展望”等报告。另有51位代表进行了海报展示。 马代夫研究员代表中日韩三国甘薯研究会、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和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作欢迎词,特别感谢日方Yasuhiro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