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丙烯腈项目概念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产15万吨丙烯腈项目概念设计.ppt

年产15万吨丙烯腈项目概念设计 项目介绍人:于 冲 马建 指导老师:李秀喜(副教授) 项目介绍内容 产品概述 需求分析 项目简介 研究方案 进程安排 1.产品概述 丙烯腈概述 丙烯腈物化性质 产品规格 丙烯腈概述 丙烯腈,CH2=CH-CN,英文缩写为 AN,1893年已经在实验室合成。到1930年被工业上用于合成耐油丁腈橡胶。现在除丁腈橡胶之外,广泛用于ABS塑料、AS塑料和腈纶纤维(PAN)的生产等 。此外,丙烯腈还是合成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等的重要原料。  丙烯腈的物化性质 主要物理性质 分子量: 53.06 沸点: 77.3℃ 冰点: -83.5 ℃ 生成热: 184.2 kJ/mol(25℃) 燃烧热: 1761.5 kJ/mol 聚合热: 72.4 kJ/mo 闪点: 0℃ 自燃点: 481℃ 毒性: 剧毒 丙烯腈的物化性质 主要化学性质 C=C:聚合反应,加成反应,氰乙基化反应等 自聚反应:光照条件,加阻聚剂 共聚反应: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 反应合成纤维、塑料、涂料等 CN基:水解反应,水合反应,醇解反应等 氰乙基化反应 产品规格 2.需求分析 国际需求 国内需求 国内需求分析 国内需求 国内丙烯腈主要生产厂家 丙烯腈消费结构 国内需求分析 需求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丙烯腈消费量预计达到166. 9万 国内产量不断增长,进口依存度呈下降趋势 年进口量保持在30万吨以上 3.项目简介 项目来源 项目目标 项目来源 该项目来源于卓越化学公司(Excellent Chemicals) 。该公司的商业开发部门想要扩大他们的纤维和树脂生产线,这一项目能为作为原料之一丙烯腈提供40万吨的市场。因此,经济的丙烯腈生产工艺的开发成为该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要求 EnDoCor公司(ENGINEERING DESIGN CORPORATION) 对此进行概念设计。 项目目标 设计项目 15万吨/年 产品名称 丙烯腈 产品规格 GB/T7717,合格品 ,丙烯腈浓度99w%以上 主要用途:工业生产ABS树脂 4.设计方案 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生产工艺 对选择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设计和改进 用Aspen Plus对工艺流程进行模拟、优化 经济核算 方法选择 丙稀氨氧化法 丙烷氨氧化法 方法比较 丙稀氨氧化法 主反应 C3H6 + 1.5 O2 + NH3 C3H3N (acrylonitrile) + 3 H2O 丙烯转化率 = 89 % 副反应 C3H6+2O2+2NH3 C2H3N(acetonitrile)+HCN+4 H2O 丙烯转化率 = 5 % C3H3N + 2 O2 HCN + CO + CO2 + H2O 丙烯腈转化率 = 19 % CO + 0.5 O2 CO2 一氧化碳转化率= 25 % 丙稀氨氧化法 操作条件 温度: 440 F 入口压力: 240 kPa 摩尔流率; 氨/丙烯=1.05 氧气/丙烯=2 丙烯转化率 ≥90% 丙烷氨氧化法 主反应: C3H8 + NH3 +2 O2 → CH2 =CHCN(AN) + 4 H2O C3H8 + 0.5O2 →C3H6 (PEN) + H2O C3H6 + NH3 +1.5 O2 → CH2 =CHCN(AcN) + 3 H2O 副反应: ①生成乙腈:C3H6 + 1.5NH3 + 1.5O2 → 1.5CH3CN + 3H2O ②生成氢氰酸:C3H6 + 3NH3 + 3O2 → 3HCN + 6H2O ③生成COx:C3H8+ 4O2 → 2CO+CO2 +4 H2O ④生成一氧化碳:2 NH3 + 1.5 O2 →N2 + 3 H2O 丙烷氨氧化法 反应条件为: 温度: 683K; 压力: 约1atm;接触时间: 2-6秒; C3H8:NH3 :O2 :N2=1.0:1.5:3.15:11.85 (moral ratio) 实验室中已经得到的转化率为20-80% 工艺方法确定 技术分析:前者技术成熟,原料转化率高,后者起步较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成本分析:丙烯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