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江苏徐州一中数学课改案例一等奖---必修四向量的概念及表示》案例分析
徐州一中 王昉
内容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欲,授之以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但可以让教师的教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进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这一点对于数学学科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学 自测 自问 自答
以人为本,还课堂于学生,一直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虽然笔者努力探索,但总觉得理念与教学实际尚存差距.近日,笔者观摩了一节高一的市级公开课——《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可谓震撼心灵,感触颇深.
1、课堂简录
教师:请同学们轻声读一遍自学要求,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材55页到57页练习前的内容,时间8分钟.
教师(8分钟后):请大家完成下列题目,检测自学效果,时间5分钟.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①零向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②向量的模是正数;
③若或,则; ④共线向量必在同一直线上.
2、如图所示的向量中
(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分别写出 :
⑴共线向量 ;
⑵相反向量 ;
⑶相等向量 ;
⑷模相等的向量 .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所有单位向量的起点移到坐标原点时,它们的终点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教师操作(13分钟后):利用实物投影将学生所做的检测题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在对同学所做检测题的正确与否的争论中,渐渐清晰了向量的概念,特殊向量(零向量,相等、相反向量)的注意点,明确了向量间的关系,学会了表示方法。(这些在传统课堂上需要通过教师反复强调梳理的知识点,在学生的自学、自测和互相争辩中已渐渐进入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并逐渐清晰明朗化)
教师操作: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将许多单位向量平移到共起点的情形,很直观地反映出它们的终点轨迹是单位圆。
教师(20分钟后):现在请大家谈谈对本节所学内容还存在哪些困惑之处?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生1:既然向量的大小叫长度(模),那么向量能不能比较大小?
生2:数学中的向量和物理中的矢量是一回事吗?
生3 :是向量,模是0,那么方向是什么?
生4: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不是向量呢?
生5 :平行向量和共线向量有区别吗?向量平行和直线平行一样吗?
……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分组对刚才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逐一进行了解决,在这个“自问自答”的环节中,学生们因为自行解决了别人的疑惑而倍感兴奋。
教师(30分钟后):针对学生疑问较多的特殊向量和向量平行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和ABDE都是平行四边形,分别以A,B,C,D,E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
⑴与相反的向量为
⑵与相等的向量为
⑶与共线的向量为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且∥,则∥;
②向量与不共线,则与都是非零向量;
③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起点和终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④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平行.
3、若∥,则向量有几种情形? 学生活动:以上练习由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完成,再由学生互评,用时10分钟。
教师(40分钟后):请大家完成课堂检测(见下表)
课堂检测:
1、下列物理量中,不是向量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质量 ②速度 ③位移 ④力 ⑤加速度 ⑥路程 ⑦密度
2、下列三个说法:①若,则;②若,则;
③若,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3、已知向量不共线,若存在向量,使∥,∥,则= .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①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必在同一直线上;
②若,,则;
③两个向量当且仅当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也相同时才能相等;
④两个相反向量必是共线向量
5、如图,点O是正六边形的中心.
⑴与的模相等的向量有几个?
⑵与相等的向量有几个?
⑶与共线的向量有几个?
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将检测纸收走,本节课也完美谢幕了。
2、案例分析
看似平淡,没有想象中的跌宕起伏,动人心弦,峰回路转,更多的是学生在埋头看书,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很难想象这是一节有数百位老师观摩的大市级的数学公开课,似乎更像一节数学自习课.然笔者认为这才是实在的数学课,没有了浮华之风,却添几分朴实之感,却是以生为本的真正体现,可谓平平淡淡才是真,简约而不简单,不但引发了笔者对教学方式的再次思考,更引起了笔者对数学教育目标的反思.
2.1 颠覆——以学定教,当堂训练
2.1.1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课堂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