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最后一课》导学练测
【字词综合运用】
(1)注音
哽咽(gěng) 赚钱(zhuàn) 踱步(duó) 捂(wǔ)
惩罚(chéng) 祈祷(qí dǎo) 诧异(chà) 宛转(wǎn)
戒尺(jiè) 皱边(zhòu) 督学(dū) 郝叟(hǎo sǒu)
膝头(xī) 懊悔(ào) 萨(sà) 钥匙(yào)
挟(xié) 惨白(cǎn)
(2)多音字辨析
(3)解词
哽:声气阻塞。
赚:获得利润。
踱:慢步行走。
捂:遮盖住或封闭起来。
惩罚:严厉地处罚。
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种仪式。
诧异:惊奇。
宛转:(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也可写作“婉转”。
【重点句子分析】
(1)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
韩麦尔先生是《最后一课》中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爱国者的典型形象。文章主要通过对他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韩麦尔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外貌描写: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就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语言描写:文章对韩麦尔先生的语言描写较多,既有对小弗郎士的耐心教导,又有深深的自责,其中最能体现他爱国主义思想的是他关于法国语言的一段讲话。这段文字,韩麦尔先生讲得深刻精当,充满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
动作描写:这主要体现在文章快结束时韩麦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句。它是韩麦尔先生爱国激情的迸发和集中体现,是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
(2)上课前后,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上课前,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害怕老师、还很幼稚不懂事的孩子。上学晚了,因害怕老师,就想“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甚至看到普鲁士军队操练也认为“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当他来到学校,发现了这里不同寻常的情况后,先是感到意外,再是羞愧,后来是吃惊。上课后,听了老师“最后一课”的宣布,他“心里万分难过”,受到了震动,又产生了“多么懊悔”的心情。说不出分词用法,他内心难受;拿到新字帖,激起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看到老师一动不动的姿态,他充满了对老师的同情;最后一课结束时,他更觉得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总之,在这“最后一课”的过程中,小弗郎士迅速觉醒、成长起来了。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他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2)背景知识
1870年7月19日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南北德意志的统一,巩固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和摆脱政治危机而发动的。结果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军投降。此后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普鲁士由被侵略者变成了侵略者。但法国新的资产阶级政府奉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和约,赔款五十亿法郎,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割让给普鲁士。从此这两个地区的法国人民沦为亡国奴。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6段),描述了小弗郎士在上学的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7~23段),写小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
第二部分(24~29段),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的精神。
(2)中心意思
这篇课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3)写作特点
①巧妙的叙述视角
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线索人物,通过他那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②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
作者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选择了一个足以表现巨大事件本质的生活片断——最后一堂法语课,暗示了普法战争的悲剧性后果。
③生动细致的描写
心理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突出了主题;细节描写起到了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环境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社会环境交代了时代背景。
【课文写作特色】
1.通过描写言行,表达人物感情。
2.运用心理描写,揭示内心世界。
3.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
【课本习题提示】
一、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责备,决定逃学。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诧异。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习而悔恨。
这段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实质上是一个人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念。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