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已培养硕士生11名,指导博士生4名.先后作为主要研究者承担国家行业专项、重大
新药创制等部级及以上课题6项,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新世纪全国普通高等
教育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专著8部.试解“《(伤寒论》应用之
要”
试解“《伤寒论》应用之要力
周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周鹰,男,1958年5月24El出生,1983年12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医
临床医疗及临床带教,擅治杂病,尤以治疗肾病,糖尿病见长。治病带教:思维活跃,善于
变通,随证组方,热衷宣教.曾撰写学术性论文、科普性文章30余篇,长年坚持到北京中
医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部、科技部《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论
坛及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研究院、中医发展论坛、柏林寺、龙泉寺等社会民间团体单位讲座一
一解读中医,弘扬中医。博客:htt://yicurt.org医村
,学《伤寒》,不背,是不行的;死背,不能活用,是万万不行的。《伤寒》成书以后,
历代医家为其注疏立说,多如牛毛,极大地丰富了《伤寒》的内涵与外延,仲景为之欣慰。
但是,历代亦有很多医家,死背、死用《伤寒》之方,强调仲景之方,多一味不行,少一味
也不行,多一克不行,少一克也不行,必须原方、原味、原量地用,仲景为之哭泣。笔者,
粗读《伤寒》,今,试解“学《伤寒》之要”。余论,皆管窥缝视,万望读者见谅!
l、为什么叫《伤“寒”论》
仲景为什么将自己的著述,起名叫《伤寒论》?六淫邪气,包括了“风、寒、署、湿、
燥、火”。仲景为什么不说“伤湿论”、“伤火论”……?而单单只说《伤寒论》?因为,仲
景就是以人感受“寒”邪为切入点,谈不同个体状态的人,感受“寒”邪以后的异常状态及
’
治疗方法。
那么,仲景为什么又只以感受“寒”邪为切入点呢?因为,受寒邪而病,是我们听到的、
遇到的,最普遍、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人人都说:我受寒得病了。而说受熟、受湿、……得
病的社会现象,则相对要少得多。冬季,受寒邪自不用说了;夏季,盛暑天热,人们往往因
贪凉受寒而病。如:开窗、开空调、吹风扇、冒雨、冲凉水澡等等。尤其开窗、吹风扇或开
空调,不盖被子睡着了的时候,最易受寒而病。因为这时的状态是:①随着睡眠的加深,阳
气内敛,抵抗外寒的能力减弱;②随着夜深,环境的自然温度也在不断地下降,寒气逐渐加
重。这样,二者共同作用,易使人体感受寒邪而病。受寒,可以使人体机能失常而病,或使
原有病变加重,或在原有病交的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病症。所以,仲景以人们最易感受寒邪的
“寒”为切入点,著书立说,淡不同个体状态的人,感受邪寒之后的异常状态及处理办法。
中医治病,以“证”为核心。中医的诊断,是“证”的诊断:中医的治疗,是针对“证”
的治疗。“证”,是致病因素与人体相争,所反映出来的异常状态。虽同为感受寒邪,但由于
感受寒邪的个体状态不同,其临床反应出来的异常状态——证,亦是千差万别。不同的个体
状态,在不同环境下,感受寒邪以后,其证候转归不同。受寒:可以反应出寒证,亦可反应
出热证;可以反应出虚证,亦可以反应出实证;……。本为阳盛体质的人,又在盛暑天热气
候的条件下,贪凉受寒,得病就会迅速热化。俟到医生处看病的时候,已是一派热象了。从
病因学的角度来说,贪凉受寒,虽是导致其得病的原因;但从病机学的角度来说,其证候已
69
完全是热证了。治疗当然就要按热证施治了。同样,阴盛体质的人,又在盛冬天寒气候的条
件下,贪凉受寒,得病就会迅速寒化。俟到医生处看病的时候,仍是一派寒象。从病因学的
角度来说,贪凉受寒,是导致其得病的原因;从病机学的角度来说,其证候仍是寒证。治疗
就要从寒证施治。体虚、体实、体湿、体燥、……,不一一而说了。
人体感受寒邪以后,寒化、热化、虚化、实化、湿化、燥化、……,及寒化、热化、虚
化、实化、湿化、燥化、……的转化速度,取决于患者的个体状态,及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
伤寒一日、二日、三日、……,只是一个发病的过程,不能受现代思维影响,把这些日子具
体化,而是要看病人的个体状态和病机的转变。得病一日,由于病机转变的迅速,可能已经
到了三日的临床状态,那就得按三日的证机去治疗,而不能教条地强调得病一日,就得按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