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过小孤山大孤山》讲义学案教案课件11917.ppt
?陆游简介: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匪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直到秦桧死后几年,他才赐进士出身。因为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所以他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仕途不是很顺利。 ????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今存诗93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一百三十首词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豪迈奔放。后期多为田园诗,诗风清丽平淡。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冬夜读书示子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矶 jī 燧 suì 窦 dòu 潦 lǎo 巉 chán 上干云霄 gān 榭 xiè 鹘 hú 抟 tuán 蠡 lǐ 葭 jiā 赪 chēng 湓 pén 汲 jí 重点实词 列置烽燧 (陈列、设置) 亦与它石迥异 (差别很大) 又深秋潦缩 (积水) 碧峰巉然孤起 (拔地而起) 上干云霄 (冲,直入) 信造化之尤物也 (确实) 庙在山之西麓 (山脚) 尝加营葺 (营建,修缮) 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 (胜景) 有俊鹘抟水禽 (持,抓) 不与江水乱 (混淆,混杂) 重点虚词 自数十里外望之(代词,指代小孤山) 信造化之尤物(结构助词,的) 徙倚久之而归(时间名词后的助词,无实意) 复以小艇游庙中(用,靠) 碧峰巉然孤起(……的样子) 古今异义 与江山相发挥(古:辉映;今: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词类活用 极登临之胜 副词作动词,极尽 皆以杏仁澄之 使动,使……变得澄清) 晚泊沙夹 晚:名作状 岸土赤而壁立 壁:象墙壁一样,名作状 掠江东南去 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 上干云霄 上:向上,名作状 翻译下列句子(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 (3)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 (4)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 (5)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6)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 (7)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 主旨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写作背景 元丰元年(1078年)冬,诗人在徐州看到李思训画的《长江绝岛图》这幅杰作,作了这首诗。诗中附会画意,融合世俗的传说,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了长江中小孤山、大孤山、澎浪矶以及客舟往来等景象。 对比阅读: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 诗文有别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清 吴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式烹调师高级工理论知识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 中央厨房卫生规范与管理指南.docx VIP
- 2025年人工智能工程师(高级)题库.docx VIP
- 社会团体成立登记表.docx
- MITSUBISHI三菱MDS-EM EMH系列规格说明书.pdf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ppt课件.ppt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YD-T 4244-2023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分类分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pdf VIP
- 2025年新版成人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doc VIP
- 0523S01019-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