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台风条件下一种新的浪流相互作用参数化
方法在耦合模式中的应用1
刘磊 费建芳 章立标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南京,211101 )
摘要:浪致辐射应力及浪致混合效应,作为海洋上层两种重要的物理过程,由于当前理论中
关于其分层效应及计算公式中的误差还不是非常清楚,目前还没有在浪流耦合模式中同时应
用。本文将一种基于浪致辐射应力及浪致混合效应的参数化方案加入由浪(WAVEWATCH
Ⅲ)和流模式(POM )组成的耦合模式中。以台风“格美”(2006 )为天气背景,进行了四
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浪致混合效应加强了混合层的湍流,加大了动量及热量向下传递率,
但对表面流场的规律性改变不明显。浪致辐射应力传递表面动量通量,同时,规律性的改变
了水平流场。当同时考虑两种物理过程时,其效果叠加。海流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因子,对
有效波高的高度和分布有显著影响,使得动量转移,有效波高增高。模拟时次的第 48 小时,
流矢量差值的近惯性震荡以及顺时针旋转,可能是台风靠近时浪流耦合效应加强的信号。
关键字:浪致辐射应力,浪致混合效应,浪流相互作用,双向耦合,台风
1 前言
[1]
海浪作为海气界面上重要的物理现象,对海洋混合层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
波浪在自由表面传播时,其所携带的动量将产生净动量通量,称作浪致辐射应力。
Louguet--Higgins and Stewart[2]给出的垂直积分下的浪致辐射应力被广泛应用到
海洋模式中[3] [4] [5] [6] 。不依赖于深度变化的辐射应力推导过程简单,易于在海洋
[7]
模式中实现 。目前,辐射应力大多未考虑分层效应,在多数预报模式中,浪和
流的计算都是独立分开的[8] 。近来,浪流耦合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9] [10]
[11] [12] [13] 。Mastenbroek[14]耦合了 WAM (Wave Model )和一个潮汐模式,并且将
1 国家公共利益(气象)科研基金(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资助
No.GYHY201106004
的课题
垂直积分的浪致辐射应力加入到浅水连续和动量方程。Xie[15]耦合了普林斯顿海
洋模式(Princeton Ocean Model (POM ))和WAM 模式,但仅考虑了表层和底
层应力粗糙项。Moon [11] 耦合了 POM 和 WAVEWATCH Ⅲ (WW3 )模式,计算
了海表应力,波浪破碎效应[16]和斯托克斯漂移,并将这些量传递给海洋模式,
同时,海洋模式将流和水位高度传递给浪模式。贾岩[17] 以 POM 和
SWAN(Simulating Wayes Nearshore)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浪流耦合模式,对 1994 年
14 号台风条件下的东中国海波流相互作用对水位和有效波高的影响进行了模拟
研究。基于垂直深度的浪致辐射应力在理论研究中不断进步[18] [19] [20] [21],但在海
洋模式中的实际应用,还需不断改进。
海浪破碎及搅拌作用改变了海洋上混合层的垂直结构,影响了湍流动能及混
合长度,增强了海水混合[22] 。波浪破碎加强了湍流扰动能量,通过水柱向下混
合动量[23] 。因此,海浪可以明显改变海洋混合层的近表面分布,如速度,温度
和盐度。Mellor [19] 和 Qiao[24]耦合了表层浪方程到三维海洋模式的混合方程中,
结果证实了强烈的浪致混合在动力和温度方面所起的作用。海浪破碎产生向下输
送的湍动量,在近海表面形成一湍流生成明显增加的次层,加强了海洋上混合层
中的湍流垂向混合[25] 。Smith[26]在浪致辐射应力中考虑波浪破碎效应,并将其加
入到模式动量方程中。除此而外,通常认为当没有波浪破碎时,辐射应力将只产
[27]
生海面高度的变化,在外海,这种变化与辐射应力不相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_T28004.2-2021纸尿裤第2部分:成人纸尿裤》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8004.2 - 2021纸尿裤 第2部分:成人纸尿裤》最新解读.pptx VIP
- 2024《字节跳动科技公司企业文化研究(附访谈)》17000字.docx
-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精品学案.pdf VIP
- 一种船用机械化电缆拉放闭环滑轮工装及施工方法.pdf VIP
- 2025年云南中职生高考医学类专业理论测试卷真题 .pdf VIP
- 充电站施工方案.docx VIP
- ISO 3758-2023中文+英文-纺织产品-维护标签规范符号法.pdf
- 新解读《GB_T 39391-2020女性卫生裤》.docx VIP
- LS产电伺服L7系列用户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