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草类中药1-南方医科大学.doc
南方医科大学
教 案
2006 — 2007 学年 春 季学期
所在单位 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 药用植物鉴定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中药鉴定学
授课对象 中药学本科2004年级
授课教师 马 骥
职 称 教 授
教材名称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下篇 第十二章 全草类中药 授课形式 讲 授 授课时间 2007年04月16日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了解全草类中药的鉴别程序。
掌握上述药材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
掌握石韦的星状毛碎片的特征。
掌握麻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掌握麻黄的成分和理化鉴别。 基本内容
全草类中药概述。
石韦、麻黄的鉴定。 重 点
难 点
重点:麻黄的显微鉴别特征。
难点:几种麻黄的区别。 主要教学
媒 体 电子投影、板书、药材标本、图片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Herba Ephedrae
Ephedra sinica、 E. equisetina、 E. intermedia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 主要参考资料:1. 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中药鉴定学,张贵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
3.药用植物学,艾铁民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
相关网站:1.南方医科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药用植物学网站,
2. /yaoyongzhiwuxue/main.htm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第十二章 全草类中药
概 述
一、概念:可供药用的草本植物的全体或地上部分。
特点:(1)木化程度低 (2)生长年限短
二、入药情况:
1、来源:蕨类、裸子、被子(双子叶、单子叶) 植物。
2、入药部位:
(1)草本:
带根全草:车前草、细辛(根)、蒲公英
地上部分(多数):地上茎叶:广藿香、益母草等
带花和果:荆芥
草质茎: 石斛
(2)木本:小灌木草质茎的枝梢:麻黄
三、鉴定:
1、来源鉴定:即原植物分类的鉴定──最重要
抓住原植物特征:由新鲜植物直接干燥而成,不需加工。
2、性状鉴定:六种器官的主要特征,尤其茎叶。
按药材所包含的器官逐一鉴定
3、显微鉴定:茎、叶
茎:
(1)双子叶植物草质茎
①表皮(无周皮)。
②有多数无限外韧型维管束环列,射线宽(木本植物几乎看不出)。
③髓部较大,甚至成为空洞。
(2)单子叶植物(参看第六章块茎)
①表皮:仅1-2层。保护组织(毛茸、腊被)较少。
②散生多数有限外韧型维管束。
③无髓部。
叶:从略。
4、理化鉴定:按各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石 韦
【释名】陶弘景谓“蔓延石上,生叶如皮”、 吴其濬谓“背有黄毛,柔韧如韦者”
【来源】 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和有柄石韦的全草。
前二者称为“大叶石韦”,后者称为“小叶石韦”。广东多用石韦。
【产地】 庐:赣湘贵川 石:长江以南 有柄:东北等大部分省区。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采收。 “叶凌冬不凋”
除去根茎及须根,实际用叶(《药典》已将其归为叶类)
【性状鉴别】
1、庐山石韦:叶一型
(1)叶柄近方柱形,有纵槽,长10-30cm。
(2)叶片大,长20-40cm,宽3-5cm。披针形,叶缘常向内卷曲,全缘。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上表面散布有黑色圆形小凹点,下表面密生红棕色星状毛。孢子囊群在侧脉间排成多行,几布满叶背。
(3)叶厚革质,硬脆易碎。
(4)无臭,味微苦
2、石韦:叶近二型,不育叶短而宽些。
不同点:(1)叶基部楔形,对称。
(2)叶柄长5-10cm(较短),叶片长8-12cm(较小)。
3、有柄石韦:二型叶,不育叶占2/3-1/2,同形。
不同点:(1)叶片卷曲成筒形,展平后呈长圆形,基部楔形,对称,侧脉不明显。
(2)叶柄长3-12cm,叶片长3-8cm。
均以叶厚,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定】
1、叶柄(中部)和叶(中部)横切面从略。
2、粉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