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指导.doc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复习指导
一、考试题型
本课程考核的主要题型及比重大体为:单项选择题10%,判断题15%,简答题30%,案例分析15%,应用题30%。
二、考试说明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作业等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平时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分30%,期末考试成绩占考核成绩总分的70%。
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由四次平时作业及相关案例讨论和课程实践构成。
期末考试卷面分数为100分,成绩乘以70%后,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是课程学习成果的总检验,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要求在90分钟时限内完成。
课程考核的命题,严格掌握在课程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范围之内,试题覆盖了全部7个学习单元(章)的内容。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为:识记占25%,理解占40%,应用占35%。试题难易程度的大致比例关系是难15%,中30%,易55%。
三、复习重点
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重点: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概念及课程领域的关系。
第二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
第三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与分类目标的内容。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与分类目标、主题与课时目标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第四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方法与途径 重点: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特点,前儿童社会教育原则的内涵与运用要求。幼儿园教学活动及游戏与区域活动的主要特点。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基本方法,以及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第五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 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基本原则与应掌握基本信息的内容。社会性主题方案的基本特点;主题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与基本要素。
第六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 重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内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的意义与原则。社会性发展评价与社会教育活动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识记: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的内涵与运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社会测量法的基本类型与方法;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与步骤;教育行动反思法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七章 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问题及其指导 识记:正常行为的一般标准;社会性行为问题的一般表现与特征。重点:常见社会性行为问题的成因。各种常用指导方法运用要注意的问题及其有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
四、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幼儿社会教育的课程经历了( B )的过程。A从独立设置社会课程到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再到设置德育课程;B从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到独立设置幼儿德育课程再到确立社会领域课程;C从设置德育课程到确立社会领域课程再到独立设置爱国主义教育课程;D.从注重生活礼仪教育到独立设置社会领域课程再到确立德育课程。
2.个人童年期的生活经验在成年期的人格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 A )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A弗洛伊德;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班杜拉。
3.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一致表明,婴儿自我认识出现的时间大约在( D )个月间。A.12-15;B.15-18;C.18-21;D.21-24。
4.从两个月起,幼儿便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这体现了( A )。A儿童情绪的社会化;B儿童依恋的发展;C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D.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
5.安斯沃斯等人把儿童依恋分为( B )两大类型。A回避型与拒绝型;B安全型与不安全型;C积极型与消极型;D主动型与被动型。
6.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情感反应和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引起的与之一致的情绪和情感反应。这是( C )。A移情;B依恋;C共情;D同情。
7.多数研究认为,( A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正是发生期。A.3-6岁;B.3岁前;C.6岁以后;D.1-3岁。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制定的内在依据是( D )。A社会发展需要;B我国的教育目的;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D学前儿童发展规律与需要。
9.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促进儿童学习的关键是( D )。A教师的教学技巧;B教师的专业知识;C课程计划;D教师与儿童之间特定的心理氛围。
10.社会性的发展不是天生的,而是学前儿童在与成人、同伴之间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反映了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C)特点。A无意性;B长期性;C实践性;D反复性。
11.教育者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及时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这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 B )原则的要求。A情感支持;B生活教育;C正面教育;D实践性。
12.在多方合作过程中,应当承担起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责任的是( A )。A幼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