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pdf
232 ·甲医中药 · JulyZU1Z,VOI.1)【,NO.21
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牛彩琴 张团笑 ‘ 张新平
(1JIlzllZ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四川 南充 637007;2Jll=ll~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四川 南充 637007)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 将门诊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惠儿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即中药组:中药口服;中药
+外治组:中药口服 +穴位敷贴+局部按揉+鼻腔涂药;对照组:西替利嗪口服+激素滴鼻。结果 中医药组治愈率高,复发率底,与对
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O.O1);中药+外治组优于中药组,且有显著性差异 (PO.o1)。结论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药内服外治疗效显著,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医药;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1-0232—02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 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金匮肾气丸加减,各型均加入桃仁、蜂
病,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10%~25%,儿童发病率高且逐年升高,可 房、蝉蜕、辛夷。郁热重者加川贝、黄芩、鱼腥草。中药+外治组
导致哮喘、中耳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和生活Ⅲ。以阵 同时给予天灸、局部按揉及鼻腔涂药治疗。所有治疗1个月为1个疗
发性的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其主要特点。西医治 程,连续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天灸法:选用免煎中药细辛1包、甘
疗可暂时缓解症状,但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毒副作用明显。中医药 遂1包、辛夷1包、白芥子1包、延胡索1包用姜汁和蜂蜜调成钱饼状,
内服外用,安全可靠,疗效稳定持久,复发率低。 用2cm×2cm大小的胶布敷贴于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肾俞、命
I资料与方法 门、神阙、足三里穴位;除大椎穴外,其余均取双侧,敷贴2—6小时,
1.1一般资料 贴药后觉皮肤有微微发痒、灼痛感,切勿取下,1周2次。外涂法:鹅
选取我院中医门诊三年 (2007年1月至2010年l2月)期间治疗的 中食草用水和蜂蜜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少量涂与鼻腔内。按揉法:
120例变应性鼻炎的患JL,l~p6~14岁,平均为7.5岁,病程4月至6年不 揉迎香、上迎香、印堂 (教会患儿和家属按揉),1-9-钟/每次每/穴
等,平均3.6年。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中药+外治组)和对照组(西 位,2次/日。
药组)。以上患儿均符合 《眼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口中的变应性 1.4.3统计学处理
鼻炎诊断标准,且排除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真菌性、病毒性鼻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检
炎患者。各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验,P0.05为差异显著。
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结 果
1.2诊断标准 见表1。
症状:鼻痒,阵发性打喷嚏 (每次连续3个以上),大量水样鼻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n(%)】
涕、鼻塞。体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甲肿大充血,发作期鼻腔内可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2个月后复发
有清水样的分泌物。或伴变应性黑眼圈或结膜轻度充血水肿,或变应
性鼻皱褶等。实验室检查:血清IgE300kI/L或嗜酸粒细胞增多。
1_3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口】。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对中药组相比,P0.05
治愈:临床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鼻塞、流涕等完全消失,鼻镜检查 3讨 论
鼻黏膜水肿消失,鼻甲肿大消失,2个月以上无复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