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ocVIP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oc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何萍 金继运* 王秀芳 王立春 谢佳贵 张国刚**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 北京 100081* 吉林省农科院土肥所 公主岭 136100**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籽粒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普通玉米相比,高淀粉玉米郑单21氮素最大吸收速率比较大,最大速率出现日期早。成熟期郑单21的吸氮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籽粒产量却低于四密25。郑单21籽粒中的氮素更多依赖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前期营养体的氮素转移;高淀粉玉米郑单21含有较高的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但脂肪酸含量却较低。淀粉、粗蛋白和脂肪酸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过量施氮则其含量下降。   关键词:高淀粉玉米,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品质,产量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兼用作物,目前,人均占有玉米的数量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看,我国玉米总量中75%以上将用于饲料,15%用于口粮或食品加工,10%用于玉米工业,这就要求在不断提高玉米产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用途通过不同途径来改善玉米品质。高淀粉玉米是指籽粒淀粉含量达74%以上的专用型玉米,而普通玉米淀粉含量只有65%~70%。近年来,高淀粉玉米的育种工作取得突破进展,部分杂交种已在生产上应用。而有关高淀粉玉米氮素吸收特性及氮肥施用对高淀粉玉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还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选用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为试材,探讨高淀粉玉米吸氮特性及施氮对其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高淀粉玉米氮素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试验于2003年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刘房子村的黑土上进行。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供试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土壤pH 5.3,有机质1.25%,铵态氮为29.7毫克/升,速效P、K、Mn、Zn、Ca、Mg、Cu、Fe、B和S分别为4.4、72.0、2.0、2.0、3057.0、449.3、2.7、82.6、1.1和363.5 毫克/升。   1.2 试验材料   供试高淀粉玉米品种为郑单21,以普通玉米四密25作对照。 试验设5个不同氮肥用量,其施N量分别为0(N0)、10(N10)、13(N13)、16(N16)和19(N19)公斤/亩,各处理均施P2O5 5公斤/亩和K2O 6公斤/亩。田间小区面积20 m2,随机排列,三次重复。郑单21和四密25田间种植密度分别为3000和3333株/亩。试验所用氮、磷和钾化肥分别采用尿素(含N 46%)、重过磷酸钙(含P2O5 46%)和氯化钾(含K2O 60%)。氮、磷和钾化肥施用方法为1/4的氮肥和全部磷、钾肥作底肥开沟深施,3/4的氮肥于6月下旬作追肥穴施。4月23日人工拉线播种,马犁覆土。药剂除草治虫,三铲三趟。玉米成熟后于9月29日收获,籽粒经风干后进行脱粒。在玉米不同生育期,即苗期(6月2日)、拔节期(6月28日)、大喇叭口期(7月14日)、抽雄期(8月1日)、灌浆期(8月25日)和成熟期(9月25日),即出苗后的26,42,58,76,100和131天采取各小区有代表性的玉米5株(苗期30株), 在80℃下鼓风烘干,记录营养体和籽粒样品干重,并测定营养体和籽粒样品氮素含量和籽粒样品蛋白质、淀粉、油分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氮素吸收与转运   2.1.1 玉米植株氮素积累特征   回归分析发现,玉米生育期内植株氮素吸收总量可用Logistic方程加以表达。由该方程的二阶导数可求得其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及其出现日期。    (表:表1 玉米氮素积累的Logistic方程回归分析 ) 品种 处理 氮素最大吸收速率 最大速率出现天数 吸N总量 (克/株.天) (克/株) 郑单21 N0 0.061 81 3.9 N10 0.086 69.6 4.7 N13 0.086 71.8 5.1 N16 0.082 70.1 5.7 N19 0.085 72.7 4.9 四密25 N0 0.051 86.2 3.4 N10 0.052 75.4 3.9 N13 0.061 76.3 4.4 N16 0.055 69.7 3.9 N19 0.054 67.1 3.8   结果显示,高淀粉玉米郑单21和普通玉米四密25其N0处理的最大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其它四个施氮处理,且其最大值出现日期较晚,表明氮素供应不足严重限制了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因而吸N总量最低。各施氮处理两品种的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67.1~76.3天,此期正值玉米抽雄期,是玉米植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