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三十四).doc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三十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三十四).doc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三十四) 时间 2012年11月7日 地点 阶梯教室 参加对象 及应到人数 课题组成员6人 实到人数 6人 主持人 李雯、张红 活动 形式 课题研究课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在试卷讲评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对上节课做的复习卷进行讲评。首先我想问问同学,你做完这张试卷有什么样的感受?(难还是容易?如果难,难在哪里?)——感性评价 【第一部分】试卷总体评价:这张试卷总体来讲,能力要求比较高,不是大家司空见惯的那些事实型题目,形式比较新颖,但是我相信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依然能够拿出好成绩。首先我们对这张试卷批改下来的情况作一介绍。 【第二部分】基本情况统计 分数段:平均分63.72分,5位同学在80分以上,最高分是张筱敏同学——84.5分,我注意到张筱敏做题速度很快,选择题每一道题目都把所考知识点的页码写在前面,我觉得这一点做得很好,很值得大家学习。我们还有11位同学没有及格,希望你们回去认真复习,好好地把书本读一遍,夯实基础。 得分率:我对每一个题目都做了得分率统计:(统计图表略) 从图上看,可以说每一题得分率都不是很高,尤其是选择题,因为这一次试卷我们的选择题2.5分一道,可以说选择题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整张试卷的质量。选择题到底应该怎么做?希望我们通过这张试卷的分析,大家能归纳出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第三部分】选择题讲评 1、错误统计,我也对选择题的每一道题目错误人数做了统计。(图表略) 从柱状表中看出来第5、6、8、11、15、16、19、20这8道题目错误率特别高,所以等一下请大家格外注意这些题目。 2、我们拿到一个选择题应该怎样分析呢?我们先来看这个例题。这是我们试卷上的第一题。首先判断这个题目考得是那个知识点?(侵华战争)那么到底是哪一场战争,就要看题目要求,这个题目的题眼在哪里,或者说这段材料的关键词是什么?(禁烟)由禁烟引发的一场战争是什么战争呢?非常快速的就得出了结论。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是试卷第6题。这个题目考得又是什么知识点呢?(中华民国纪年换算)很多同学选B:20年,将1932与1912直接相减是错的,应该怎么算?(1932减1912加1,即减1911)这样顺着算应该会算了,请问民国38年应该是公元一九几几年?(1949年,1911+38) 3、其他的题目交给同学们你们自己合作解决。以前后座的四位同学为一小组,针对剩下的17道题,一道题目小组内有任何一位成员有错,组内成员都要依据例题的方式分析这一题,直到选错的同学完全弄懂为止。如果经过讨论仍然觉得解释不清楚,讨论之后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现在开始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 4、难题点拨:有没有经过小组讨论依然存疑或者觉得无法解释的题目?(针对具体题目具体分析) 主要内容(不够填写另附纸) 5、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练习,你们做选择题通常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者那个方法你觉得非常有效,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总结了几个做选择题的方法或者说是小窍门。①直接查找书本(如2、4、9,需要熟悉书本)②排除法(最有效的方法,如第11题)③抓关键词(时间、人物、正确、错误等,如第7、15题)④注意某些过于绝对的说法(“都”、“完全”“根本”“彻底”,如第10题)⑤排序题写清时间(如第14题) 【第四部分】非选择题讲评 除了选择题以外,历史试卷还有文字题,其中又以材料题为最普遍。 材料题答题思路。同学们,当你拿到一道材料题,你会怎么做?我请同学讲讲你做材料题的步骤。(看不看材料,先看材料还是先看问题,看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怎么办)我们的同学做材料题经常会走入这样几个误区:①不看材料;②看到题目第一反应是翻练习册,企图寻找陈题;③把历史题答成语文题。这些做法都不能让你高效率高质量地答题,反而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分散以及答案过于累赘。我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去做材料题:答题方法:① 先大致浏览材料,碰到陌生材料不要畏惧,看材料出处;②精审问题,分析问题题意,圈出问题关键词;③根据题目要求回读材料,并联系课本知识,用历史学科语言表述。 我们以第21题为例,把这个方法用起来。首先大致浏览材料,这些材料一部分很熟悉,有些好像有点费解,没关系,看出处,曾国藩、李鸿章、近代史,判断这个题目考我们什么内容?(洋务运动)然后,精审问题——(1)曾、李派别,洋务派;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关键词,目的),回读材料一“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剿杀太平天国运动,可以抵御外国侵略,又要剿杀太平军、又要抵御侵略的是谁?(清政府)联系我们课堂上的知识,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抵御侵略的目的是什么?(维护自己的统治)很多同学写的是“自强”“求富”,但问题是自强还不是最终目的,在上溯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