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docVIP

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doc

北京市区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的观测研究 颜鹏1,2潘小乐3 汤 洁3 周秀骥3 曾立民4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2.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北京 100871 3.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4.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71 摘 要 利用自制的“进样气流湿度调节”装置,在2005年12月7—22日在中国气象局科技大楼测点(记为CAMS)对北京市区冬季气溶胶散射系数随湿度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显示,观测期间北京市区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因子(定义为一定湿度下的气溶胶散射系数与“干”气溶胶散射系数的比值)在湿度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中,主要表现出“平滑连续”的增长特点。总体上,当相对湿度从小于40%增大到大约93%时,平均气溶胶散射系数亲水增长因子可达2.10,而在相对湿度80%时的平均散射系数亲水增长因子f(RH=80%±1%)大约为1.26±0.15。按照污染情况和天气过程把观测期间划分为“相对污染”时段和“清洁”时段,则在“相对污染”情况时,北京市区CAMS测点的气溶胶散射系数增长因子f(RH=80%)大约为1.48,而在“清洁”时段约为1.2。与国外有关观测相比,北京冬季“清洁”时段气溶胶的散射系数亲水增长因子f(RH=80%)在数值上与生物质燃烧型和扬尘类型气溶胶的亲水增长相似。反映了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北京市区的气溶胶类型有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湿度调节装置,气溶胶散射系数, 亲水增长因子。 资助课题:中国气象局气候专项(CCSF2005-3-DH03),科技部公益项目“我国大陆大气本底基准研究”(G99-A-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我国东部大气气溶胶理化和光学特性观测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颜鹏,从事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方面的观测研究和数值模拟,近年来主要研究大气气溶胶及其辐射效应,以及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等。 Email: yanpeng@cams.cma.gov.cn 2007-01-31收稿,2007-04-06改回. 中图法分类号P402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atmospheric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 at an urban site in beijing Yan Peng1,2 Pan Xiaole1 Tang Jie1 Zhou Xiuji1 Zeng Limin3 1.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81 2. Atmospheric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71 3.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71 Abstract The humidity-controlled aerosol measurement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hygroscopic properties of aerosols. The system included a humidity-controlled inlet to humidify the sample air, and two nephelometers to simultaneously measure the aerosol scattering coefficients under “dry” and “wet’ conditions. During the measurement, the air passed through the inlet and was humidified by the water vapor diffusing through the wall of the membrane tube. The method used to adjust the amount of water vapor, was called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vapor addition and/or thermal control” method, was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water out of the membrane tube. Using this system, the experime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