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申报指南.doc-附件:.doc

2015年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申报指南.doc-附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申报指南.doc-附件:.doc

附件: 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申报指南 第一类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一、指导思想 坚持“资源整合、实践导向、项目牵动、多维保障”的原则,以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平台,通过模式改革、实践提升、成果驱动、校企共建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建设目标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构建一个学科交叉的教育、训练、孵化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供重要的条件保障,形成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区、示范区和先导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各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引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 建设内容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特点,倡导“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开设若干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类课程,吸引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基地,强化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促进和支持学生的课外学术、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创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构建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创新创业基地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竞赛,为参赛学生提供赛前培训和指导,在竞赛期间为学生参赛提供物质条件;要从指导教师、实验条件等方面为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提供条件支持与保障;要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孵化功能,实现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一站式”服务。 3.搭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要联合行业、企业,依托项目带动,实现与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结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环境。 申报条件 申报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理念先进、建设思路清晰、建设目标明确、建设方案科学,条件保障有力,管理富有成效。 2.具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及保障机制,具备一定的设备仪器和师资队伍条件。 3.具有一定规模的创新创业专用场地,能够同时容纳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人数不低于150人。 4.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契合,并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紧密合作。 有关要求 1.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是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凝聚创新创业教育力量,优化创新创业管理结构,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度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必须符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更重要的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平台和载体。 2.申报高校须集中优质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相关改革工作可在基地里先行先试,待取得成效后再推广,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3.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周期为2年,中期将组织阶段检查,建设周期结束后将组织验收,验收合格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称号。 1.申报范围和限额:省内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可申报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其中,2014年已批准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学校不在此次申报范围之内。 2.申报时间与材料 请校于6月日-7日登录“辽宁本科教学”()“项目管理”,点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填报以下材料,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学校推荐公文(制作成PDF格式);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格式见附件);反映基地整体情况的3~5分钟视频文件(制作成ASF或WMV格式,分辨率640*480以上,大小控制在50M左右);3~5幅图片(制作成JPG格式,大小在2MB以内)。 请于6月日前将《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纸质版报送我厅高等教育处。我厅将于6月日前,通过短信形式将网络申报登录账号及密码告知各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人。 网络申报技术支持:赵楚;联系电话 ?第二类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一、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校外实践教育,促进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推动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二、建设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实践基地应依托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以下统称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并由校企双方主要领导担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各实践基地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有关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运行、学生管理、安全保障等规章制度。 2.改革校外实践教育模式 遵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对各类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由参与共建的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

文档评论(0)

ypw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