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沪教版六年级上《望九华》p.pt.ppt
对联来源 有一次王十朋游览瓯江。瓯江中心江心屿上的江心寺是浙南名胜。江心寺建于唐咸通年间,有东塔和西塔。寺周围云水环绕,古木参天。每天早晨雾霭聚散,日日夜夜潮水涨落。王十朋见到如此奇观的景色,兴致极高,挥笔在寺门口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是:“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该联巧用汉语音义关系的灵活性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瓯江早晨潮涨潮落、云凝雾散的迷人胜景:粼粼潮水常涨、常常涨、常涨常消退;迷蒙晨雾朝(早晨)朝(来临)、朝朝(天天早晨)朝(来临)、朝(早晨)朝(来临)朝(早晨)消散。 九华美景 作业: 写你游历过的名山大川,300字左右 。 * 江心寺大门上一副对联为宋代诗人王十朋所撰。你应该如何读? 上联:雾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下联: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的奥妙在上联的“朝”字有两种读音,两种含意:1、cháo(朝见、来临); zhāo(早上)。下联的“长”字也有两种读音,两种含意:1、 zh?ng(通“涨”);2、cháng(通“常”)。 , , 。 , , 。 zhāocháo zhāozhāocháo zhāocháozhāo chángzhǎngchángchángzhǎngchángzhǎngcháng 从王十朋的对联说起南宋才子、风流状元王十朋。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北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 十月二十八日生于乐清左原(今浙江省乐清 市梅溪村)。因奸臣秦桧当政,遂无心出仕, 隐居故乡,聚徒讲学;秦桧死后应试,于绍 兴二十七年(1157)高中状元。屡次建议整 顿朝政,主张北伐恢复大业,但未被采纳。 后来到浙南等地做官。 佛教四大名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华山 山西五台山 四川峨眉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池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其九大主峰形似莲花,又是佛教圣地,自古被誉为莲花佛国,是人们朝山拜佛、修身养性和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酷似莲花,便赋诗“秀出九芙蓉”更名为九华山(“华”花也)。 据考证,两亿年前,九华山所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在一次地壳运动中,古扬子海干涸,九华山巨变为陆地。此后经过几次造山运动,九华山花岗岩体从地壳之中隆起于地表,形成了奇峰峻岭、重峦叠障、悬崖峭壁、怪石峥嵘的花岗岩山地地貌。 十王峰为九华山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周围群峰争峙,千姿百态。 神彩奇异的九华宛如一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望九华(宋)王十朋 余过池阳,登郡楼,望九华,仅见一峰。舟出清溪,始见之,然犹灭没于云雾之间。晚泊梅根浦,方了了见诸峰也。 九华之胜,不在山中,从江上望之,秀逸清远,夕波落日,邈然于怀。又得太白啸歌,每舟泊林岸,便觉九子依依向人。 mò bó miǎo 余 过 池阳,登郡楼,望 九华,仅 见一 峰。舟出清溪,始 见 之 , 然 犹 灭没 于云雾之间。晚 泊 梅根浦,方 了 了 见 诸 峰也。 我访问池阳郡,登上了池阳郡城的城楼,遥望九华山,只看见一座山峰。乘着小船驶出清溪河,才看见了九华山,但是好像隐没在云雾之中。到了傍晚,小船停靠在梅根港时,才清清楚楚地看见了九华的各座山峰。 遥望 只 才 它,指代九华山 但是 好像 隐没 停靠 才 清楚、明白 第一段:从不同角度描绘九华山的美丽、神奇。 访问、探访 众、各 九华之胜,不在山中,从江上望之, 秀逸 清远 , 夕波落日, 邈 然 于怀。又 得 太白 啸歌,每 舟泊 林 岸,便觉九子 依 依 向 人。 九华山的胜景,不在九华山中,从江面上遥望九华山,俊秀飘逸,清丽悠远,夕阳的余晖洒落江面,更让人在心中留下悠远的记忆。又想起了李白吟诵九华山的诗歌,于是,每当小船停靠在树林丛生的水岸边时,我就觉得九华山的九座山峰依依不舍地向我而立,奔我而来。 胜景 它,指九华山 悠远的样子 想起 每当 树木丛生的水岸边 留恋不舍 朝着、面对 第二段:抒发对九华山及大自然之美的深爱之情。 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九华山的?不同视点看到的景致又有何 不同?并完成表格: 所见景色 作者的视角或位置 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望”九华,这种写法叫做“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移步换景”是游记的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