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四线三课型校本教研促进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doc
构建四线三课型校本教研 促进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 校本教研
南康是赣南老区的一个年轻的县级市,面积约179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80万,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辖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全市现有中小学校386所,在校学生13.97万人,教职工6319人。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全市小学起始年级进入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秋季,七至九年级起始学科也全部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随着课程改革纵深推进,逐渐发现,城乡学校教育发展很不平衡,农村课改一下子进入“高原区”,不仅师资缺乏、学科不配套、教师年龄老化等农村学校的客观现实问题突显,而且农村教师自主学习少、研培渠道窄、创新能力差、缺乏专业成长意识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一下就浮出水面。虽然对对教师上岗前的新课程通识性培训为他们参与课程改革奠定了初步的思想基础,但面对这次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大多数实验教师还是感到很不适应,出现了许多难以消解的困惑。课改的新理念要转化为教师的具体的教学行为,需要以新课程校本教研作为桥梁,需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这个最有效最直接最现实的途径,来逐渐改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要让教师在实践中,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改进,逐步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靠持续不断的学习与实践、反省与矫正、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来逐步完成。也就是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迫切要求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新课程校本教研机制。从而把课改的精神落实的行动上,转化为学校、教师、学生的行为。为此,“南康市农村学校“四线三课”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方案”应运而生,其目的是旨在寻找农村课改的现实出路。
一、因地制宜,建章立制,实践“四线三课型”
通过一年来对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研工作制度的有力探索,从实践层面进行了农村学校校本教研制度的创新尝试,建立了农村学校“四线三课”型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引导和促进各中小学校初步确立了“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教研员”的新理念,强化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发展意识,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农村学校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在全市已树立了校本教研的榜样,为全省的课改实验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推出了龙华中心小学、金鸡逸夫小学等几个典型。得到了教育部课改评估调研组郭振有督学、雷石教授等专家的充分肯定。
(一)明确项目工作的目的与要求
为了从思想上统一全市中小学教师的认识,明确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在2004年3月8日,教育局下发了《南康市关于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工作的意见(试用稿)》的通知;根据学校和教师对开展“三课”中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同时又下发了《南康市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管理细则》,并于3月30日在龙华中心小学召开了“南康市校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又于11月14日在市实验小学召开了“南康市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会”。“两文两会”为全市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启航和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其着眼点在于建立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为本,发展学校的课程建设和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研究和解决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教师是研究主体,在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中,在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学研究制度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我们以建立“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农村‘四线三课型’校本教研”运行机制,以确立“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整体提高”的教研思路为基本要求,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广泛开展。
(二)建立项目工作制度
1、组织保障。一是各校校长身先士卒,注重履行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二是学校普遍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安排、协调、督促校本教研的各项工作;三是学校建立了“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五级管理网络;四是基本建立了校本教研督查制度,学校将校本教研情况定期在例会上通报,向市项目组汇报,使我们及时发现典型,及时推介有效的校本教研的做法。
2、制度保障。为了确保校本教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按照“指导思想明确,教研内容实在,实施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要求,制定了校本教研的具体方案,明确了校本教研的目标、内容和形式,使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工作的工作情况列入了业绩考核,并建立了校本教研工作的激励机制。
3、资源保障。为了拓展视野,启迪思维,及时获取和交流教学信息,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校克服困难,筹集一定资金,添置校本教研资料和所需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