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科學課程的回顧與展望.ppt
科學教育(課程)的發展 歐美, 台灣戰後 傳統教育 初等教育 讀寫算 有受教育與沒受教育的分野 高等教育 古典希臘羅馬文學 高級社會階層的裝飾品 十九世紀實用性及現代化課程逐漸進入各級教育 現代語言 衛生健康 罪犯管理 貧窮 古典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爭辯 現代教育觀點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生活實用能力(科學為其主要科目) 古典教育觀點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心智能力 (透過古文學與數學) 科學課程的功能 討論支持科學作為學校正式課程的意見 科學作為正式課程的地位在十九世紀的 辯論中逐漸取得認同 實用性觀點的演變 個人實用性 Spencer: 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 個人保健 養育後代 休閒活動 社會實用性 就業準備 主流價值的傳授 進入社會的準備 科學科目 科學科目分科過細 General science Specific Science 討論General science 科目存在的理由 General science 如何編? 最後確定一般科學, 物理, 化學, 生物為中學主要科學課程. 科學教材內容 學生中心 v.s. 學科中心 Social Relevance v.s. Organized Disciplines Product v.s. Process 進步主義的教育觀 Progressive era 1917-1957 學童中心的教育 真實世界應用的重要性 知識的社會重要性 學校學習要愉快及有意義 中等教育的自主性 二十世紀的前半段(戰前)中等教育的目的 準備升大學是否等於準備社會生活? 誰來決定中學生應學甚麼? 二十世紀的前半段, 大學教育主要是學術研究, 中學教育不是, 為何中學科學教學是否應與大學科學教學類似? 而現在呢? 進步主義之死 二次大戰物資缺乏 冷戰課程改革的學科中心 追求卓越, 追求智慧 美國科學教育的課程改革 1955-1970: 科學教育的革命階段,仍是目前科學教育的主流 ※背景: 1958年蘇俄發射Sputnik人造衛星 社會尤其是科學家批評生活取向的教材 ※特徵: 由國家NSF及科學家為主材,所謂新課程 重視學科概念與統整性,重視實驗教學 目標是培養科學從業人員 課程改革的評述 教育目標的轉變 教材內容的改變 對新課程的批評 1970-early1980s 對新課程的批評: 1. 學科中心或太專業 2. 太理論或概念取向 3. 缺乏一般教育面,如:人文、社會、歷史 4. 忽略科學課程與人文、社會科、科技之間的關係 5. 對一般學生仍然太難 6. 當時的教師不熟悉其教法 7. 內容太多 新進步主義與科學素養 科學教育目標 科學素養 (定義仍十分模糊, 但絕不是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Ethics of science Nature of science Conceptual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in humanity (Pella, 1967) NSTA, AAAS 的確認 STS (Science Society Technology) Humanistic Science as a human activity Value-oriented Personal ,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umanistic approach 科學教育的第三趨勢 (content process) 教學特徵 1. Does not omit the human factor when teaching about science enterprise . 2. Include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ies. 3. Uses humane teaching methods, including the providing for student choice and a commitment to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meaningful experience and personal involvemen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真题及答案(三科全).pdf VIP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pdf VIP
- 四川快速INTL’2000电气系统图.doc VIP
- 八年级生物(上)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精编新版2025年普通保安员考试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pdf VIP
- 拱坝立视图识读水利工程图识读与绘制.ppt VIP
- 20G520-1~2(2020年合订本) 钢吊车梁(6m~9m).docx VIP
- 万科客户细分模板.pptx VIP
- 重力坝基础知识水利工程图识读与绘制.pptx VIP
- 化疗药物外渗应急预案预防与处理考核试题与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