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申江路~主进场路)新建工程18标.doc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申江路~主进场路)新建工程18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申江路~主进场路)新建工程18标.doc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申江路~主进场路)新建工程18标 A30跨线桥桥头地基加固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浦东新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8年8月1日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方案 四、施工组织 五、质量检测 六、质量管理措施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设计文件: 《桥头地基处理设计图》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申江路~主进场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 1.2施工规范及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范》(YBJ225-91) 《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苏JG/024-2007)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94) 二、工程概况 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申江路~主进场路)新建工程18标A30跨线桥桥头地基加固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以减少台后路基沉降。台后地基加固范围为50 m,宽度为18.5m(车行道外侧向外放宽2.0m,以保证挡土墙基础的稳定性,车行道内侧向外放宽1.0m)。A30西侧桥台地基采用桩长15m水泥搅拌桩,A30东侧桥台地基采用23m水泥搅拌桩。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为100kg/m,水灰比为0.5。 部位 台后0~25m 台后25~50m 备注 桩长 间距 桩长 间距 A30西侧桥台 15m 1.6m 15m 1.8m A30东侧桥台 23m 1.8m 23m 2.0m 2.1工程地质情况 场地地基土在75m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大部处于古河道切割区,⑥层缺失;局部为正常沉积区,⑥层有所残留。全线主要由饱和粘性土及粉性土、砂土组成。由上至下按地质时代及成因类型依次发育的土层为:①1填土、①2浜填土,②1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②3灰色砂质粉土、③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④灰色淤泥质粘土、⑤1-1灰色粘土、⑤1-2灰色粉质粘土、⑤3-1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⑤3-2灰色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⑤4灰绿色粉质粘土、⑥暗绿~灰黄色粉质粘土夹砂质粉土、⑦1灰色砂质粉土、⑦2灰色粉细砂、⑧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⑨青灰色粉细砂。上述土层②、③、④、⑤层为全新世Q4沉积物,⑦、⑧、⑨层土为上更新世Q3沉积物。 三、施工方案 3.1施工质量目标 满足设计、规范对工程的各项质量要求,确保搅拌桩达到一次交验合格。 3.2安全、文明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无重大设备、火灾、交通事故。 不发生各类污染环境事故,杜绝野蛮施工事件,创文明工地。 3.3施工方案 3.3.1施工 双向水泥搅拌桩采用二搅一喷施工工艺。 ⑴桩基定位:放线、定位、安装打桩机,移至指定桩位并对中; ⑵切土下沉:启动搅拌机,叶片伸展到设计直径,使搅拌机沿导向架向下切土,同时开启灰浆泵向土体喷水泥浆,二组叶片同时正、反旋转,切割搅拌土体,。直至设计深度,在桩底持续喷浆不少于10秒。 ⑶提升搅拌:关闭灰浆泵,提升搅拌机,二组叶片同时正反向旋转搅拌水泥土,直至地表或桩顶以上50cm。 3.3.2施工技术要点 ⑴严格控制设计要求配置浆液。 ⑵土体应充分搅拌,严格控制下沉速度,不得超过0.5m/min,使原状土充分破碎以有利于同水泥浆液均匀拌和。 ⑶浆液不能产生离析,水泥浆液应严格按预定配合比制作,以防止浆液离析,放浆前必须搅拌30秒再倒入存浆桶。 ⑷水泥搅拌桩施工时,钻头提升速度不得大于0.8m/min,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5%。 ⑸压浆阶段不允许断浆现象,输浆管道不能堵塞,全桩须注浆均匀,不得发生夹心层。发现管道堵塞,立即停泵进行处理。待处理结束后立即把搅拌钻具下沉1.0m后方能注浆,恢复正常搅拌,以防断桩。 3.3.3施工中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解决 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施工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在水泥掺入量、场地要求、地质适用范围等许多方面是一致的,但在桩身受力、搅拌均匀、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A、桩顶部位的处理 搅拌桩施工完毕后,桩的顶部0.3~0.5m范围内,因为覆土压力较小,使土层变成蜂窝状,应对桩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二种:一是将桩顶质量较差的部分人工挖除;二是在桩顶1.0~1.5m的范围内进行二次喷浆搅拌,并人工修整。 B、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 常见问题 发生原因 处理办法 下沉困难、电流值高、电机跳闸 电流偏低 调高电压 土质硬、阻力大 适量冲水或浆液稀释 遇大块石等障碍物 挖除障碍物 下沉困难、电流正常 土质粘性大,箱体自重小 增加自重或提高和转速 土体与钻头同步旋转 灰土浓度大 重新设定水灰比 搅拌叶片角度设置不适当 调整钻头上叶片角度 输浆管堵塞、桩到设计长度灰桶内有剩余或者不够 输送管内有水泥块 管道用水冲洗 灰浆泵输出量偏小或偏大 调整灰浆泵输出量 投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