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研究
*
贾明 ,汤依伟,程昀,杜双龙,李劼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环境学院, 长沙 410083 )
摘要: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模拟了常温条件下 LiFePO4 /Graphite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过程,并对电池内
部正负电极各个位置的电化学反应速度演化规律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放电过程中电极各处的
反应速率不同,且是动态变化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行为,模型
Electrochemical Thermal Model Based Research fo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Jia Ming, Tang Yiwei, Cheng Yun, Du Shuanglong, Li Jie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City, 410083, China)
Abstract: An electrochemical-thermal coupling model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charge process of a LiFePO4 /Graphite battery. The variation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rate at different sites
of positive or negative electrode was studied. The simul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rate within the cell was changing with the location and time.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Modeling
锂离子电池作为化学储能器件,是涉及多种物理化学过程的复杂系统,如何准确的对电池工作过程的
电化学行为进行定量分析,认识其演化规律,找到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并进行优化,是电池设计和开
发的首要问题。单纯使用实验测量的方法研究电池的性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难以实时反映内
部参量的变化过程。使用计算机数值仿真技术,建立数学物理模型,能够全面和系统的捕捉电池工作过程
各物理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其演化规律,为电池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1 模型建立
考虑到电池的温度与电化学过程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基于Newman[1-3] 电化学模型和单体电池
的生热传热机理,建立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图1 所示为模型示意图。
图1 电化学-热模型示意图
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ochem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结合电化学反应方程和电池物性参数描述电池的生热传热情况,将计算得到的
电芯平均温度实时引入到电化学模型中,并作为电化学反应的温度,同时,由电化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平均
生热率会反馈到热模型,作为电芯的平均生热率,通过上述参数的传递,实现电化学-热模型的耦合。
2 模型有效性
本文采用放电曲线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从图2 可以看出,模拟值与实测值虽然在电压的绝
117
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
对值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两者在反映电压的变化趋势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倍率放电时电压平台和
放电容量的变化在模拟中也得到了体现,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