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医资料9针灸治疗97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分析与疗效观察.docVIP

1959年中医资料9针灸治疗97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分析与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针灸治疗97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分析和疗效观察 上海铁路中心医院针灸科 陈作霖?   坐骨神经痛是现代医学名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并无此病名,把它包括在腰腿痛或风寒湿痹中,在治疗上亦必须从有关腰腿痛或风寒湿痹的文献中去探索,和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天星秘诀:“冷风湿痹针何处,先针环跳次阳陵。”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胜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席弘赋:“委中腰痛脚挛急。”王惟一:“环跳治腰胯痛不得转侧。”从以上的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医学对本病不但已早有认识,而且还举出了治疗方法。   我院针灸科自1956—1957年中用针灸治疗97例坐骨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效率达88.75%。现将此97例作一临床分析,以供参考。    临床分析   一、性别比较:在97例中男性患者72人,女性患者25人,其比例为2:8:1,男多于女。   二、职业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工人患本病的比例占绝大部分,主要原因是体力劳动者,易于感受风寒湿有关,而铁路系统之工人大都在现场工作(例如装卸、养路工等),易受风雨寒湿之侵袭。 三、发病年龄:   本病在20岁前很少发作,而以21一50岁之间罹本病者较为多见。   四、发病部位:本病之发病部位左侧患者57例,右侧患者36例,两侧患者仅4例,左侧似较右侧为多,而两侧同时发生者较少见。   五、病因分析:现代医学认为坐骨神经痛之原因很多,如肥厚性关节炎、腰椎的先天性异常、椎间盘突出、脊髓末端马尾部神经根之肿瘤,或坐骨神经受外来压迫,或坐骨神经本身之肿瘤、炎症或外伤均可导致本 病发生。本文之97例中,经本院碘油造影确诊为椎间盘出者有三例,其它均未作特殊检查,但一般均有外伤或感受风寒之历史,此与祖国医学古代文献所记载之“风寒湿三气杂而成痹”之理论相合。   六、症状及体征:本病之主要症状为骶部及臀部之疼痛,并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向下肢放射,即从臀部开始,沿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至足踝外侧,均可引起牵掣性疼痛,在本文之97例中,每例均有轻重不等之沿坐骨神经区放射痛,轻则尚可行动,重则动作困难,影响劳动,甚则咳嗽打嚏均可引起剧痛。   其体征一般在骶部及臀部均有轻重不等之压痛,在抬举下腿并使足踝背屈,即可引起同侧坐骨神经分布部位之疼痛加剧(Saseque's征)。本文统计之97例即依此试验及中医之辨证作为诊断依据。   七、治疗方法:本组97例患者全部采用针灸治疗,未作其他配合治疗,现将我科在取穴及手法方面的一些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   1.取穴:由于本病之疼痛部位适为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的经络循行径路,所以我们选穴亦以足太阳膀胱经之委中、肾俞、上髎等穴位及足少阳胆经之环跳、阳陵泉、邱墟等穴位为主,再根据古人对腰腿痛的治疗经验,定出常用穴位如下:环跳、环中、委中、阳陵泉、昆仑、邱墟、肾俞、上髎。   2.治疗手法:本病之患者大都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在环跳部可采用快速进针法(即刺入捻进法),刺入真皮后缓慢捻转进针,其痠麻程度必须放射至足尖或足底,阳陵泉须痠麻至足背,一般穴位探得有痠麻感后就停止捻针,留针20—30分钟,按具体情况而定。在留针时可隔10分钟再轻捻一次,以保留适当感觉。   八、疗效分析:   1.在97例患者中,痊愈57人,显著进步7人,进步22人,无效11人,总有效率高达88.75%。   2.影响疗效的几个问题分析:   (1)病因方面:   我们感觉凡是椎间盘突出或类似椎间盘突出之患者效果不显,有些患者在针治后当时或可取得缓解,但不久又可复发,而一般外伤及其它原因引起者,效果较著。   (2)发病日期与疗效的关系。   据上表可以看出发病日期短者疗效较佳,反之则差。   (3)疗效与针治次数之关系,   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针治1—5次即见进步或痊愈,绝大部份在10次以内见效。 (本文发表在1959年9期第68页上) 针灸治疗97例坐骨神经痛的临床分析和疗效观察 上海铁路中心医院针灸科 陈作霖?   坐骨神经痛是现代医学名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并无此病名,把它包括在腰腿痛或风寒湿痹中,在治疗上亦必须从有关腰腿痛或风寒湿痹的文献中去探索,和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天星秘诀:“冷风湿痹针何处,先针环跳次阳陵。”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胜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席弘赋:“委中腰痛脚挛急。”王惟一:“环跳治腰胯痛不得转侧。”从以上的文献记载来看,古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